【重走长征路 采访札记】长征老区换新颜

由福建省委宣传部和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青年新闻人  重走长征路”活动于2016年9月5日至9月12日进行,分龙岩路线和三明路线,其中三明路线途径三明市内的明溪县、清流县、建宁县、宁化县等地,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收获了很多感悟和体会。以下节选部分内容:

关于长征精神

长征的意义,在我看来,不是那漫长的二万五千里征程,也不是红军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皮带,而在于这些举动背后,体现的艰苦卓绝以及迎难而上。哪怕再艰难,哪怕希望再渺茫,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们也决不放弃。

一路走来,我听到了太多红军当年顽强斗争以及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故事,这些由老人们娓娓道来的历史,不像书上刻板的文字,总有一种距离感,而是真实的存在。在明溪县御帘村与80岁的张光和老人促膝而谈,听老爷爷讲述其父加入村子里的运输队,给红军运送粮食、弹药的故事,二百多人的运输队,为了保证前线供给,日夜兼程,不眠不休,不由为当时这份情谊感动——只有真正的关心百姓,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在清流县毛泽东旧居参观采访时,听馆长讲到毛主席当年拿出了比黄金还贵重的盘尼西宁救治病重女童,还给女孩儿家中送去大米、棉被等生活用品。这样的举动,在医药物资缺乏的当年,尤为可贵。每个人的生命,在红军战士们的眼中,都同样珍贵。除此之外,还有毛主席在江西瑞金亲手挖的一口井,后来被称作“红井”,老百姓们还在井旁立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这些发生在红军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为艰苦的长征路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让那些“英雄”们变得有血有肉,变得生动鲜活。因缘际会,这次的重走长征路之行,让我更加了解红军、了解历史、了解那段艰难却难忘的岁月。

  

关于老区换新颜

印象中的革命老区,是落后与贫穷的代名词,作为曾经发生过革命与战斗的地方,必然除了“红色”,一无所有。于是我早已做好每天参观各种红色旅游景点的准备。殊不知,这次的重走长征路,彻底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比“红色”更加夺人眼球的,是生态的“绿色”。

红军长征的历史不仅记录着老区的过去,更是激励老区发展的新动力。宁化县石壁镇杨边村过去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这个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村。一到杨边村,映入眼帘的就是绿树青草,假山流水,假山上像茶壶倒水一样的石制造型,自然灵动,别有一番趣味,整个村子看上去并不像农村,倒像个小花园。村民们还自己种植葡萄和甜瓜,发展石壁现代农业观光园、葛藤凹乡村旅游公司和群益努比亚山羊养殖合作社,力图打造农业观光旅游村。老区在红色景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农业优势,因地制宜,成功打造美丽乡村。

这种创新精神,还体现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上,建宁公主,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典型,建宁公主的创始人艾美龄给了我不少启发:一要有创新精神,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充分的抓住机会并利用机会;二是要热爱自己的家乡,要想着如何用所学造福人民、回报家乡。

老区经过几十年的创新与发展,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落后形象。若不是此次的重走长征路,怕是难以为老区正名。我不禁深思:果真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主席的话,真有道理。

  

  

                                                    (by 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