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盛宴:韩丛耀教授莅临我院讲学——“中华图像文化传播史的书写实践”讲座精彩纷呈

         2017年5月26日下午3点,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所长韩丛耀老师,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楼四楼会议室,与厦门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题为《中华图像文化传播史的书写实践》的讲座。

  

讲座开始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系教授谢清果老师对韩老师进行了介绍。韩老师在学术领域贡献突出,曾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编《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史:1840~1919》(6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10卷本)和《中华图像文化史》(100卷)。不仅如此,韩老师还曾6次进入西藏,2次穿越藏北无人区,3次攀登珠穆朗玛峰,连续两次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谢老师特别提到,韩老师之前从事刑侦工作对痕迹学的钻研,也为其后来从事中华图像传播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韩老师的传奇经历,引发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韩老师特别强调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重要性,并从“图像传播史的建构方法”“图像传播史的相关学科”“图像三性(图像的类型)”“图像形态的构成分析”“图像场域的意义诠释”和“研究与书写的‘理论简图’”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图像传播史的建构方法”层面,韩老师认为中华文化始终有“书画同源”的视觉认知模式,正是这种“图文同构”甚至“图文同一”的文化模式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宏大传播体系。而图像传播史学与图像书写则是交融互构的学术共同体,都用图像建构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大厦。在“图像传播史的相关学科”层面,韩老师提到了“图书馆学”“文献学”“档案学”“博物馆学”“考古学”“艺术学”“传播学”和“文化人类学”,并对这些学科与图像传播研究的关系进行了解释。韩老师将图像分为“迹象性图像”“相似性图像”和“象征性图像”三种类型,他认为解读图像实际上就是解读社会,图像的意义实质是社会意义的建构,而社会最高维度的显示则是一种象征。当讲到“图像形态的构成分析”时,韩老师提出可以从“技术性形态”“构成性形态”和“社会性形态”三方面,分别对图像的“生产技术”“生产者”和“物质材料”等方面展开分析。对于“图像场域的意义诠释”,韩老师特别强调了图像在“生产场域”“自身场域”和“传播场域”中会有不同解读。最后,韩老师还为大家呈现了图像研究与书写的“理论简图”。在讲解的过程中,为了更直接地展示不同图像的传播意义,韩老师还在现场跳起了标准的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直观阐明两者的细微差异,进而说明研究一定要注意田野调查。

互动环节,针对“主轴图像”和“绕轴图像”的分类标准,韩老师和谢老师进行了交流探讨。就同学们的提问,韩老师为同学们推荐了许多与图像传播研究有关的书籍,并区分了“公共关系”“广告学”与“大众传播”研究的不同,强调“大众传播研究”要充分考虑“文化生态性”,从而做出自己的独特研究。

本次讲座在韩老师的引领下,就图像传播的本土化研究方式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阐释,强调多元文化的互建与共赢,参与师生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