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青年教师宣长春|孕育于山海间的家国情怀,矗立于文化高峰的学术宏愿
“面朝大海,
不一定是春暖花开,
但面朝大海一定能让我们更开放、更兼容并包。”
八年前,宣长春正站在保研择校的十字路口,一向信奉“地缘文化”的他为厦大包容的学术气息所打动,做了一个让身边人都深感意外的决定——放弃TOP2中的一所,选择厦大,而后在这里度过了六年的硕博时光。或许在外人看来,这个决定难以理解,但对于宣长春来说,他从未后悔当初的决定,也感谢曾经那个选择踏入厦大校园的自己。在这个安于东南一隅,坐落于山海之间的校园中,宣长春于学术这条路上走得踏实又坚定。在厦大的八年,他实现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在多个核心期刊上发表二十余篇论文,逐渐成长为一颗熠熠生辉的“学术新星”。在本科时期,宣长春就定下成为高校教师的职业目标。在他的学生时代,最初使得“教师”这一身份在他心中有别样意义的是高中时的英语老师,同时也是他的“忘年交”。老师对家庭贫困学生的无偿辅导,使他对“教师”这一身份有了最初的美好想象,也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在硕博阶段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这,要归因于宣长春的硕导和博导——林升栋老师。对宣长春来说,林升栋老师是学生时代对他影响最为深远的人,“以身传教”是恩师的真实写照。在他身上,宣长春看见了一位教授是如何治学、如何处事、如何以自身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所以我对教师很大的想象在于,不管是学术层面,还是为人层面,我希望能够在言传身教中,把自己的一些东西渗透到学生身上,这是一种传承和延续。”宣长春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课堂上,他常常就着一个点发散开来,以期给学生新的视角和视野。同时他力图创造一个开放、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交流、碰撞,擦出思想的火花。因此在他的课上,师生间往往就学术问题畅所欲言。如果问同学们最常在哪里遇见宣长春,答案一定是“图书馆”。在没有其他事时,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他都会泡在图书馆里。从一开始逼着自己啃艰深的哲学书籍,到后面主动在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甚至数学学科的书海中遨游,阅读,已经成为宣长春日常生活的底色。上过宣长春课程的同学对“common sense”这个词一定不陌生。那么,究竟如何跳出这个怪圈?他给出的答案是——“走出新闻楼,走进图书馆”。这也是曾经宣长春对新进博士的寄语。对于新闻传播这个学科,他反复强调,要开拓学科视野,而非将自己框限在本就已经稍显窄隘的学科边界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做一些尝试,做一些突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容许我们突破学科边界,做一些交叉式的探索。”唯有走到别的学科视角当中去,再来反观新闻传播学科,才能找到突破点,才能在更高水平上撑起背后的逻辑,使其自洽。书籍的力量无穷,除了拓展思想的维度与边界,也给人以内在的力量。做学术免不了要坐“冷板凳”,学术成果颇丰的宣长春也曾经历过往不同期刊投稿十次的“磨练”。除了通过看吃播、寻觅美食、去白城踩沙滩来缓解压力,“在书中探寻”是让他能够更加沉静下来的方式。在本科形塑价值观的时期,宣长春通过阅读,深受梁漱溟、张东荪等国学大家的影响,逐渐厘清了自成一体的中国文化脉络,同时树立起了深厚的文化自信。这也使他产生了“要有一套中国的话语体系,要能‘自我言说’”的强烈信念。“我们曾经是西方的一面镜子,但是现在西方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和他们的这种面对面的相互映照当中,看到我们有哪些不同,在我看来,这可能是我们找寻自我的路径之一。”在2021年获得“中国广告长城奖学术类铜奖”的《社交媒介使用与广告态度的倒U形》一文正是宣长春“绕道西方-进入中国”的一次尝试,“这个研究看似讲的是广告,其实它是有文化内涵的,体现了中国人‘执两用中’的哲学思想。”以文化为内核,在本土语境下进行研究,这正是宣长春作为一名人文社科学者的学术旨趣所在。他认为,虽然目前还在传统的方法下进行探索,但并非没有意义,而将来更宏大的目标则是要在方法层面进行一些突破,向着更深处寻找新闻传播学科的中国土壤。作为厦门大学的学生和老师,兼具双重身份的宣长春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恰逢新闻学部创建百年,他表示:“百年榕树下的新闻传播学院厚重而年轻,站在新百年的历史节点上,学院意气风发,发展势头正劲。作为青年老师,我非常感谢学院提供的广阔平台,面对学科发展的春天,唯有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和闯劲,才能不负母院的培养和期待。”或许,正是这份对母院的热爱与对中华文化的深切认同,让宣长春在漫漫学术路上不畏风雨,以青年学者的昂扬姿态探索着学科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