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二十大 实践看发展】新闻传播学院师生赴龙岩调研考察

【编者按】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闻传播学院特别策划“聚焦二十大,实践看发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特别推出同名专栏,记录师生暑社会实践、寒假返乡调查、平时调研考察的所看、所思、所获,感悟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与历史性成就。本期为第一期,让我们跟随实践队的脚步,感受闽西红土地新时代的华章。

 

 

正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1021日至23日,新闻传播学院“践行二十大,闽西实践行”社会实践队在院党委副书记黄辉、副院长苏俊斌、谢清果带领下,前往龙岩四地开展为期三天的调研考察活动。福建担当者行动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院友覃树勇,学院三位博士生、七位硕士生等一同参加活动。本次调研考察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媒体融合、乡村振兴、福建文化标识体系和闽人智慧等项目展开。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龙岩探索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为深入了解龙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探索经验,实践队先后考察了龙岩市新罗区和上杭县两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01新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工作机制

新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201911月建成,是全国第二批试点县(区)中心之一(第一批50个,第二批450个)。

 实践队员听取新罗区委文明办主任林启森介绍中心情况

 

通过实地参观,实践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本地乡土文化人才在志愿服务与社会文化建构中的先锋带头作用。新罗区秉持12355”工作机制,即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1个工作目标;坚持党政机关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2个主体;构建区中心、镇(街)所、村(社区)站3级体系;重抓传理论聚民心,传政策富百姓,传公德促和谐,传文化振精神,传科学树新风5项任务,组建理论宣讲队、文化传承队、技能服务队、新风倡导队、暖心帮扶队5支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

实践队员观看中心原创MV《羊角花》

 

中心组建了近千支志愿服务队伍,拥有7万多名志愿者,建立了区志愿服务总队、镇(街)志愿服务支队、村(社区)志愿服务分队,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02上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月一主题”

上杭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探索中打造了全国工作样板,是全国第一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区)之一。

中心“一月一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走进中心,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月一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清晰,举措有力,特色鲜明,给队员们留下深刻印象。在二楼展示厅,中心12345678”工作机制更是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示范:宣传、服务群众的1个目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的2个主体;县、乡、村的3级体系3+N”模式的4维志愿服务队伍;传播理论、政策、价值、文化、新风的5项任务;行政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民情处理中心、三农服务中心、艺术中心及便民服务中心6大志愿服务平台;囊括理论宣讲、乡风倡导、典型示范、红色基因、客家文化、网络文明、文艺等专业内容在内的7支服务队伍;以及广泛涵盖教育、体育、文化、科技、帮扶、乡风、理论、宣传在内的8大平台建设

实践队观看中心主题宣传片

 

队员们还认真了解了中心组建的“星火讲师团”工作模式及宣传成果,集体观看了中心主题宣传片。志愿服务的“上杭样板”集中展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何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在上杭老区的传播与创新。

 

二、媒体融合发展的市县先导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更是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桥头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实践队专程考察了上杭县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发展情况。

 

上杭县融媒体中心:“红土‘融’耀”

2018年成立以来,上杭县融媒体中心扎实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符合县域特色的老区山区媒体融合发展之路。2020年该中心荣获“全国市县媒体融合先导单位”,获评福建日报十佳报道组,第六次跻身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十强”县级台,“上杭广电”公众号跻身全国县级媒体微信号百强榜。

在上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张锋育的介绍下,实践队先后详细地了解了中心指挥调度区、综合服务区、运营播控区、新闻采编区、新闻发布区、演播制作区六大功能区域和融心向党、融入万家、融情有爱、融媒先锋、融创未来“五融工程”。

中心工作流程图及工作平台

 

资源通融是上杭县特色经验。除了融媒体中心大楼之外,上杭县艺术中心和上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分别建设了融媒体综艺演出平台和融媒体访谈制播平台,融媒体中心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实现了宣传资源的整合。围绕“看融媒·懂上杭”的文化创意,上杭县融媒体中心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为定位,施行“中心+公司”二轮驱动战略,成立“上杭融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经营。“红土‘融’耀”的党建品牌也风生水起,营造了风清气正的传播氛围。

参观后,实践队与上杭县融媒体中心有关负责人围绕“媒体融合发展”的议题举行了专题调研座谈会,师生积极与融媒体中心相关人员展开学术与实践的对话。县融媒体中心有关负责人具体介绍了中心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媒体融合工作经验做法。自2018年挂牌成立至今,中心大力实施“123456”建设工程,在内容上策划和采编生产包括动漫、抖音、H5、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掌上产品”“指尖新闻”,推出系列短视频“上杭90秒”(谐音“上杭就是妙),做强主流舆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及时准确的权威信息发布为谣言的阻断提供了有力保障。

双方开展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交流

 

在座谈会上,黄辉老师表示,深入媒体一线的实践对新闻传播学子来说非常必要,期待学院与上杭县融媒体中心在教学科研、实习实践、毕业生就业等层面建立合作关系。苏俊斌老师基于对媒体融合和国际传播重要性的认知,从新闻作品的创新创优、主流媒体脱困与社会治理的融合(以县级融媒体的求索为典型案例)研究、全媒体人才培训三个层面探讨了未来可以建立的合作关系与共建平台。谢清果老师表示,上杭县融媒体中心是中国改革创新的一个棱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同时关切传播渠道与内容生产的问题,真正体现了融合的理念,并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探究中国文明的传播路径问题。与此同时,“中心+公司”的二轮驱动战略也意味着公私兼顾的共生思维,这背后蕴含着中华文化的重要智慧。参会学生也积极提问,就如何调动人力资源、应对市场竞争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等问题与县融媒体中心有关负责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三、乡村振兴的致富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高质量发展战略中专门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此,实践队深入长汀河田考察学习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经”。

 

01 产业振兴:河田鸡成招财宝

实践队首先来到被评为“福建省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的长汀县河田镇兰秀养鸡场。负责人蓝晓红带领实践队员们参观了鸡蛋温室孵化、雏鸡养殖、河田鸡繁殖等相关基地,并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兰秀养鸡场从废弃矿场到河田鸡天堂的转变过程。

兰秀养鸡场——“河田鸡天堂”

 

据介绍,这里曾经是寸草不生、水土流失严重的稀土矿废弃场2006年,蓝晓红承包村里的500亩荒山,开始了“种树+养鸡”的绿色生态鸡场建设事业十几年来,她坚持以鸡苗换树苗,年复一年的种树,将这里变成了绿树成荫鸡鸟争鸣美丽绿洲。水土生态的改善也为河田鸡的养殖提供了天然场所。鸡奔走绿林山间,食百草飞虫,饮山泉溪水,成为了营养丰富、口感紧实的世界名鸡。而鸡粪又为树林提供了养料,形成了一种共生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河田鸡也成为“招财宝”。作为长汀县最大的生态河田鸡种苗供应基地,兰秀养鸡场年可供鸡苗200万羽、年出栏肉鸡10万羽,年均产值1200万元,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致富不忘乡亲”,蓝晓红将养殖经验和技术分享给当地养殖户,带动22家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助力贫困户脱贫奔小康。谢清果老师指出,这一系列的转变都离不开“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长汀精神,也离不开人类与自然互利共生的长汀智慧,这些长汀经验应当借助文化传播来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河田镇副镇长林世星对此表示,未来河田鸡的品牌建设、宣传推广、网络营销等都离不开传媒的力量,希望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能为其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实践队向蓝晓红了解养鸡场情况

 

02 万亩良田:让农民捧上“铁饭碗”

随后,实践队走进了有着“长汀粮仓”之称的河田镇万亩良田。

河田镇万亩良田

   

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色稻穗,预示着又到了丰收的季节,谁又能想到这里的人民曾经因为水土流失而食不果腹呢?作为曾经长汀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河田镇“河比田高、田瘦人穷”的景象曾是当地人心中挥不去的阴霾。当地强化党建引领,推出“党建+”合作社工作模式,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农业产业生态化等举措,昔日贫苦的河田镇,在绿色滋养中,逐渐走上了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康庄之路。

实践队参观万亩良田

 

林世星副镇长提到,未来依托优美田园风光和周边水系生态,兴建观景台、休闲步道,种植彩绘稻,打造集田园观光、农耕文化、民俗活动、溯溪露营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03生态振兴:从“火焰山”到生态福地

实践队来到了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科教园入口,一棵香樟树枝繁叶茂。这棵树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2年前亲植的,如今已是壮实挺拔,像是象征着长汀河田从“火焰山”到生态福地的蜕变。

实践队与香樟树合影

 

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士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其流失历史之长,面积之广,程度之重,危害之大,位居全国前列,为全省之冠。习近平同志先后5次赴长汀调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亲自指导和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00年,得知长汀县建设河田世纪生态园(现水土保持科教园),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特意托人送去1000元,捐种了一棵香樟树。2001年,习近平同志更是来到长汀亲植香樟树。茁壮成长的香樟树,见证着长汀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绿色奇迹:截至2020年底,长汀水土流失面积从1985年的146.2万亩下降到31.5万亩,水土流失率从31.5%降至6.78%,森林覆盖率则由58.4%提高到80.3%,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数十年如一日与百万亩荒山作战的过程中,长汀人民用成功实践总结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习近平同志的捐款收据单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实践及成效,不仅为人类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长汀经验、中国智慧,更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生动示范。

 

04才振兴:用爱心助力乡村教育公益

实践队来到了长汀河田伯湖村的“厦大支教之家”,这是一个专门为伯湖小学的孩子们开办的农村公益支教项目。

 

实践队参观“厦大支教之家”的墙绘

 

走入“厦大支教之家”,便被厦门大学风景墙绘以及各种厦门大学标志所吸引。这里与厦门大学的渊源颇深,负责人邱学军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厦大人。从厦大毕业后,邱学军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践行到实际工作中。为了“学习新鲜事物、锻炼沟通能力”,她选择成为新闻记者,并且凭借精湛业务能力,被评选为第十二届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她投身教育扶贫公益事业,因为她认为“扶贫就要从孩子抓起”。六年来,她将自己大部分时间、精力、财物奉献给了伯湖村的留守儿童,成为孩子心中的“邱妈妈”,老人口中的“邱营长”。

邱学军学姐向实践队讲述投身公益事业的经历

 

谈起这个公益项目,邱学军表示,“虽然艰难,但绝不后悔”。起初,邱学军搭建这些房子是为了给村里的贫困户提供住所,但没想到隔年政府出台了相关的住房扶贫政策,房子因此被闲置。邱学军观察到这里的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占比很高,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也缺乏优质的教育、成长资源。于是,她又租回房子,改造成教育场所。筹办学校,缺少资金,她就到处去募集;缺少教育资源,她就邀请母校的大学生支教队伍、志愿者来进行教学。

支教场所的图书室

 

当她发现孩子们对足球十分感兴趣时,便成立了龙岩市第一个由留守儿童组建的乡村足球队。当时没有足球场,她就到处筹钱,最终花了好几万元改造足球场;没有师资,她便请来了龙岩学院足球专业的学生义务为孩子们进行指导。在她眼中,“足球是兴趣,但更能锻炼孩子的身体。即使这些孩子以后出去打工也好,身体强壮了,也不至于‘因病返贫’”。

邱学军的公益办学事迹和精神令在场师生十分感动。苏俊斌老师表示,厦门大学与长汀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80多年前,厦大内迁闽西,在长汀铸就“南方之强”的辉煌,与长汀结下不解情缘;80多年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亦将依托伯湖小学与长汀再续前缘,为留守儿童筑梦,为乡村教育助力

 

 

四、福文化的闽西标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为深入了解闽西红土地的特色文化,实践队先后参访龙岩市博物馆、厦门大学长汀校址和中共永定支部旧址,在闽西大地上追寻红色记忆,挖掘文化资源,感受智慧结晶。

 

01 客家祖地:探寻闽西文化名片

10月21日下午,实践队率先到达了位于龙岩市人民广场东侧的龙岩市博物馆。

实践队在龙岩市博物馆前合影 

全馆占地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建筑大楼汲取了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的特有元素,是龙岩中心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经讲解员介绍得知,龙岩市博物馆是龙岩最大的国有综合性博物馆,同时挂“客家祖地博物馆”牌子,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2009年10月对外开放,成为中心城市的“文化名片”。本次实践队主要参观的展馆为“客家祖地展览馆”和“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这里集中反映闽西形成客家民系、孕育客家文化、成为客家祖地的历史,让观众在有限的时空里了解、认识并关注到客家文化中的丰厚精神内涵。

“客家祖地展览馆”,实践队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一起回望那段客家形成发展的沧桑岁月。客家迁徙和创业的艰辛历程造就了客家精神——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讲解员向实践队员讲述客家的迁徙和创业历程

 

来到“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讲解员为实践队员们介绍了融合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孕育出的适应龙岩自然地理环境的文化生产技艺,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楼营造技艺、四堡雕版印刷技艺等,形成“作大福”“走古事”“犁春牛”等民风习俗。在展厅中,实践队员们也通过模型展示、大屏放映、多媒体交互等多种方式身临其境地领略到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加工流程与技艺原貌。




“四堡雕版印刷”模拟场景


谢清果老师对同学们说道:“‘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来到龙岩调研,就是要挖掘并学习这片千年客家祖地、百年革命老区的红色记忆与文化优势,从中找寻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丰富经验,推动这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02 长汀往事:铭记厦大自强精神





客家精神之一为崇文重教。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土壤,应该也是烽火岁月中厦门大学选择长汀作为内迁之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厦大长汀校址“国立厦门大学”牌匾

 

在旧址大门口,实践队员被高挂的“国立厦门大学”六个字所震撼,仿佛透过它们可以看到当年西迁长汀时的危急情势和抗战时期厦大学子的报国之志。走入“厦门大学在长汀”陈列室,实践队员有序地参观着墙上的诸多资料介绍与展柜内留存的历史资料,一时无人言语,每个人都在以最大的敬意回顾并铭记这些饱含着血与泪的历史瞬间。





 


实践队参观
“厦门大学在长汀”陈列展

1937年7月1日,萨本栋教授被任命为“国立厦门大学”校长,从此带领厦大人走出了一条自强自立的办学之路,形成了厦门大学“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之一。在这国家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厦大学子们并未枯守书窗,他们创办诸如《唯力》《厦大通讯》等多种刊物,组织厦大剧团参与各类抗战剧目演出......学校上下皆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宣传动员工作中去,“把御侮图存的种子远播四方”。此时,汀江两岸民众抗日热情高涨,厦门大学也成为立于抗战最前沿的中国东南战斗堡垒。

面对西迁时没有校舍经费透支、生活条件差师资缺乏的情状,萨本栋校长自己承担起主持校舍建造和改造招聘老师等工作。即便在战争时期,厦门大学的招生也没有马虎随便教职工们自发将自己的财务拿出来资助学校运作,如亲生父母一般关心学生,即使身患疾病也坚持上课,宵衣旰食,勤俭朴素。在萨本栋校长的办公室用笺中,他如是写道:“从事教育的人,不能在学问上获得学生的信任,所有的话都是白费。”正因为如此,厦门大学在长汀的岁月里,被长汀人民冠以“南方之强”美誉,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艰苦办学自强精神深深地刻入厦门大学师生和长汀人民的精神基因当中。

 

03 星星之火:回溯永定红色历史

在龙岩,有中央苏区、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古田会议、才溪乡调查、红色交通线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进一步了解闽西红色文化,实践队专程来到了位于永定区湖雷镇上南村的中共永定支部成立旧址。这里不仅是当年中共厦门大学支部在闽西的发展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福建广大农村建立基层组织创造成功经验的发祥地。随着讲解员动情的讲述,实践队员们在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真实历史故事中回溯了近百年前的艰苦岁月,深刻感受革命前辈的理想信念。

实践队在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旧址前合影


1926年初夏,由中共厦门大学支部首任书记罗扬才与罗明介绍入党的共产党员阮山和林心尧回家乡永定开展建党工作。他们回到永定后,与赖秋实、赖玉珊、熊一鸥等共产党员在万源楼建立福建省农村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中共永定支部,阮山当选为支部书记。这是闽西最早成立的共产党基层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闽西生根开花,永定劳苦大众从此有了领导核心。

实践队参观中共永定支部成立旧址——万源楼

 

作为中共永定支部书记的阮山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采用民众新闻乐见的形式,即融入当地民歌中来表现,寓教于乐,收到很好的效果,“工人就有好生活,总要大家齐下手”“农民个个有田耕,共产社会一定成”,这些歌词便出自阮山创作的革命山歌《救穷歌》之中。此外,他还创作了《土豪恶》《军阀的罪恶》《耕田苦》等大量具有鲜明阶级性和战斗性的山歌,被人们称为闽西的“山歌部长”,是把革命战鼓擂得最响、时代号角吹得最嘹亮的人。讲到此,讲解人现场为实践队唱了《救穷歌》中的片段,客家方言虽听不明白,却仍能从中感受到阮山同志身上的创新意识与革命激情,以及这些文化与精神财富对于当地人民的深刻影响。

1927年10月,阮山与罗秋天、张鼎丞、卢肇西等组织成立了中共永定县委,统一领导全县的革命斗争。1928年,阮山与张鼎丞、卢肇西一同领导了震撼八闽的“永定暴动”,并率领农军在湖雷和金丰大山坚持开展反敌“清剿”的斗争。1930年9月阮山任闽西银行筹备委员会主任,11月任闽西工农银行首任行长,为建立中央苏区国家银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34年10月助力红军长征后,阮山奉命留下坚持游击战争,是年冬被杀害于长汀县四都乡谢坊村,时年46岁。

湖雷镇党政办原主任沈荣煌动情讲述革命故事


    

讲到这里,讲解人的声音有些颤抖,实践队员们的心情也随着这一路的革命历程起起伏伏。在展厅内阳光直接照耀的地方悬挂着一面老党旗,是从未褪色般的鲜红,正如我们始终不应忘记——在革命的这条大路上,有无数个“阮山”“林心尧”前赴后继、不计生死,才有今日我们之生活、国家之富强、民族之复兴。这也是本次“践行二十大,闽西实践行”社会实践队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的真正意义所在。

 

04 客家土楼: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

福建土楼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由福建省永定、南靖、华安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在福建土楼中,永定土楼是数量最多的。实践队来到永定区湖坑镇的洪坑村考察有代表性的洪坑土楼群,从土楼观客家人之生活智慧与人文精粹,感受闽西文化传承与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号召。 

“土楼王子”振成楼

 

来到“土楼王子”振成楼前,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振纲立纪,成德达材”这幅楹联,字短却意深。振成楼的布局建构引起实践队员浓厚的兴趣。振成楼总体采用“八卦图”建造,又吸收了西方建筑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其空间设计之精妙、功能设置之科学、建造工艺之精湛,无不令人啧啧称奇。在与楼主的交谈以及讲解员的介绍中,实践队员还了解到振成楼蕴涵着的丰富家庭文化、客家文化、传统文化内涵,是中国古民居建筑独树一帜的存在,凝结着客家百姓的生活智慧与文化记忆,其结构还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保持着客家人聚族同楼而居的生活模式,已成为“福建省家庭建设示范基地”和福建文化代表性的标识之一如今的振成楼创新文化面貌与原生文化气质交织,在古今交错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新时代的土楼生活图景,令人身处其中,如进画境。 

 

实践队听楼主介绍振成楼的故事

 

离开振成楼,实践队走进相邻的庆成楼内的全国首家“客家家训馆”。“庆子孙贤由礼义,成先人志在孝忠”的楹联与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忠孝文化一脉相承。论起家训,便得溯源到客家人的迁居史。在楼内的客家文化展览馆,实践队员进一步了解到,客家先民多次迁徙,历尽千辛万苦,日渐形成客家民系。客家人定居下来之后,便开始在新居地创办塾学,教育子弟,传播文明,制订家规、家训,其中一些家族还把家训以楹联的形式镌刻、张贴在他们居住的土楼门框及厅堂墙上,教育族中子弟奋发。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在家训馆可以找到不同姓氏的家训,实践队员纷纷在自己姓氏的家训前吟诵起来,或用相机记录下来,与家人一起分享。这些家规家训,体现了各姓氏先祖们所建立的、并期望后辈代代相传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立于家训馆中,家传精神经由汉字氤氲着、撒播着,入眼同时入心,实践队亦感怀于客家先祖对其后世子孙的这一份希冀与教诲,是一种寄附在代际传承中的生命感恩与家国情怀。

 “客家家训馆”所在地——庆成楼

 

“客家家训馆”展示的“尊祖敬宗、耕读传家、开拓进取、兴家报国”客家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教育影响一代代客家子弟和参观者赓续传承,发扬光大。

 

 

 

| 王婕 曹书圆 许黄子仰 韦俊全

| 曹书圆 许黄子仰 上杭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