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我与厦大广告的故事——纪华强

【编者按】

19836月,厦门大学率先创办广告学专业,开启中国大陆办广告高等教育之先河。众多有识之士和专家学者筚路蓝缕,为广告学专业的诞生奉献了拳拳赤子心。2023年适逢中国广告学专业创办四十周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采访了数位参与创办该专业的老教授,倾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厦大广告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念师恩,勇毅前行,推进中国广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人物简介 

纪华强,男,1954年生,福建泉州人。1983年入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广告学专业,曾担任广告教研室主任。2003年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工作,担任学院公共关系专业负责人,学校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2008年调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工作,任公共关系学系主任,公共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14年退休。曾担任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公共关系委员会委员等。

一、亲历广告学专业的创办 

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厦门大学创办了直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广告学专业,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厦门大学广告学专业的创办,要归功于20世纪80年代——那个思想解放,宽松包容的伟大时代,此为天时;要归功于厦大刚好地处厦门经济特区,脚踩这片热土,厦门大学总要创出一些的事业来,此乃地利;要归功于一批立志开拓中国传播教育的先行者在厦大的聚集,广告学专业正是从开拓中国大陆传播学科教育的共识中产生,这是人和。

在这些立志开拓中国大陆传播教育的先行者中,我们不能忘记厦大中文系从事新闻教育的陈扬明、许清茂、朱月昌老师,以及稍后立志投身广告学教育的陈培爱老师所做的贡献。他们是厦大广告学专业创建的种子。正是有了这些办学的种子,正是有陈扬明老师等的首先倡导,呼吁奔走、脚踏实地推进,才使得厦大最初的创办设想成为被邀请到厦大的各路专家的共识,才使得高层的纸面上的规划得以一步一步变为现实。我们这些留校任教的新三届后学,以及后来不断加入的新生力量,最初都是在他们的直接带领、指导下慢慢成长起来的。

1983年,我大学毕业,服从组织分配,91日到厦门大学中文系(新闻传播系当时尚未独立办公)报到。入职的是新闻传播系广告学专业,从事教学工作。一切都是在组织的安排下,开始与广告、公关教育结缘,参与了广告学专业创建工作,亲历这个专业最初20年的艰辛探索与成长。

入职后的第一年,学校安排我到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首届教师进修班学习。回校后,在朱月昌老师指导下,首开课程是新闻事业概论,并兼新闻传播系第一届国际新闻和广告学专业新生的辅导员工作(当时系里没有专职团干和辅导员)。这对于一位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其艰辛,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体会。回忆教学生涯刚起步的经历,心中充满感激。我得感谢人民大学新闻系的毫无保留的倾力培养,所有著名教授都亲自给我们授课,这是人民大学新闻系历史上所未见过的最强大的教授指导团队;我得感谢我在人大新闻学教师进修班的同学们,我的课堂讲义用的是全体同学奋战一年多集体编撰而成的;我还得感谢厦大新闻传播系第一届学生的厚道和宽容,是他们的厚道与宽容,鼓励我有勇气继续在大学教学岗位上走到今天。


1983年入职厦大  

二、怀念创办广告学专业的引领者 

厦大广告学科创建,有三位引领者奠基人是绕不过去的,他们就是余也鲁、张同和唐忠朴等三位老先生。

创办广告学专业,首当其冲的是确定学科归属,其次就是专业设计、编制教学计划,以及师资延聘、培养,并能开出课程。当时,我们本系的老师都没有受过广告学专业教育,也没有广告实践经验,可以说几乎都是白纸一张。帮助厦大创办我国第一个新闻传播系的余也鲁教授,无疑是厦大广告学专业规划设计的引领者,是灵魂人物。借助于张同、唐忠朴等外聘教授来校承担广告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保证了首届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也带出了能承担广告学专业课程的本系专业教师,为厦大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是学科建设的奠基人

余教授不畏辛劳,年年亲临厦大,指导审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厦大邀请来的各路专家学者研讨,与师生座谈调研,为师生开设专题讲座活跃学术气氛,为专业骨干教师分批制定并实施了境外进修培养计划等。在余教授指导下,厦大广告学专业确立了在传播大学科框架下的广告学专业教育定位和课程体系。除了带有广告的几门课程外,把传播学理论”“传播研究方法”“公共关系”“印艺传播”“新闻事业概论”“新闻采写编等都列为广告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大传播学科框架下的宽口径的广告学科人才培养,不仅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学术视野,而且还形成厦大广告学生能在广告或公关专业公司、在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在新闻媒体等领域流动的专业适应性优势。

余也鲁教授学贯中西,风度翩翩,温润敦厚,是位极具书卷气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他授课时充满激情,语言生动而幽默,气场很大。他学术造诣深厚,常常能用自己的语言,独特角度或用故事,非常精确、清晰、平白地讲述、演绎一个抽象的理论或研究方法。他的学术远见令人佩服,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在指导我们研读传播学大师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的著作时,曾感叹道:未来人类信息传播理论的革命性发展,恐怕得再等脑科学研究的突破了!正如余教授所言,当今世界管理、营销信息传播研究的前沿:脑机协同信息行为研究,正在一点点地揭开人类信息传播的奥秘。

余教授对学生的倾情传授,对后学的提携,让作为学生的我们受益一辈子。如,他在向我们介绍一门课程、指导课程教学时,都会毫无保留将自己编写的教案复印给我们,并亲自演示讲解主要教学方法和技巧。又如,正是有余教授的指导与推荐,我的第一部著作《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不仅顺利出版,而且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后再经他的指导,多次修订,最终被教育部列为部颁高校规划教材,被十几所895211高校列为硕博研究生的指定教学参考书目。后来,即使当我已离开厦门大学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无论是因开会、讲学、旅游或访友,我多次到香港或路过香港,只要联系上,余教授都会拨冗热情接待。师生相聚时,他每每给予鼓励,指点学术迷津,或提供帮助。在与余先生交往中最遗憾的一件事是:余教授打电话到上海给我,请我代他到北京去领奖。我欣然受命,本想到北京领了奖,就直飞香港去拜访老师。很遗憾!后来未能成行。我本以为老师的身体很健康,相见一定还有机会,没想到这竟成了我们师生间的最后一次通话。


1997年在香港与余也鲁教授合影

 

厦大广告最初的几届学生之所以能获得高质量的专业教育,这主要得益于张同教授来校担任第一轮的广告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当时,系里安排我当张同老师的助教。张同教授出身名门、名校,学识渊博,为人谦和低调。在一次课后与张同老师聊天,谈到八月十五到海宁观钱塘江大潮,我才知道海宁是他的家乡。我问他是否认识海宁张宗祥,他微笑告诉我张宗祥是他的父亲。我当时都惊呆了,我眼前这位如此朴素、谦卑、低调的老先生,你真的无法将他与显赫的门第联系起来。后来,我到复旦,从校友资料中才知道先生曾毕业于圣约翰大学,与中国近现代史上那一大串名人是校友,是同学。再后来,我先后几次应邀出席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学术研讨活动,才进一步了解到:先生当年在香港培养的广告学专业人才,如纪文凤等一批翘楚,他们对业界、政界所产生的影响,时至今日仍少有能与之比肩。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先生授课时,对一些概念、名言、典故等常用中文、英文、日语、德语等多国语言表达、印证与阐释。他的广告、公关专业视野极其开阔,欧美日,港澳台,东南亚,甚至以色列、印度、阿拉伯国家的案例、掌故信手拈来。当年,他广征博引又能深入浅出,天马行空又不离其中,大开大阖的教学风格,犹如一股清流,让我们大开眼界,深受冲击,深感震撼,受益匪浅。虽然,我知道我们这些被历史运动耽误的一代,从而立之年起步,要达到这样水平已难以企及,但我总是在内心里把它作为自己在教学上的榜样。

在与先生交往的最后几年,最让我感动的事是,我每年给先生寄去新年贺卡,年近90高龄的先生都会亲手给我画张贺卡还礼。先生于漫画,绝对是那种能把业余做成比专业还专业的天才。他画贺卡,寥寥几笔,笔笔如印压而成;颜色数块,块块衬托出节日的喜气和祝福。先生了解我为人率性,出于对后辈的爱护,特意为我制作一把小型纸质团扇。先生在扇面上用中英文题了字,我见后大喜,奉为座右,吾日三省吾身,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辜负了先生对学生的爱护和苦心!


2007年在香港与张同教授及师母合影

 

国家工商总局出版社的唐忠朴先生,是我国大陆改革开放后最早倡导广告研究的学者。1983年当厦大被批准创办广告学专业时,他于1981年主编出版的《实用广告学》已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今天,你仍然可从《实用广告学》的基本架构中,看到它对厦大广告学专业课程设计的影响。唐忠朴先生也是厦大新闻传播系最早聘任的广告学专业教授之一,他多次到校对广告学专业建设进行指导、开设讲座,并给第一届学生授课。

我与唐老师的接触主要是在厦大广告学专业创建初期,后来因教学、研究的重心放到了公共关系领域,接触就少了。唐先生对厦大广告学专业的热情支持,对后学的提携,对教学的帮助,对厦大广告学专业建设的贡献等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记得1988年暑假,唐先生曾邀请我到安徽黄山给全国首届各省市工商管理局长联席会议的领导干部做广告与公共关系的讲座。其实,唐老师的用意是想找机会让我有更多历练,让我了解更多广告界的情况,结交更多广告界朋友。这对于我这样一位刚刚涉足广告学专业不久的高校青年教师,真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也就是在这次会上,我听了国家工商管理局领导所讲的政府对广告的管理;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广告公司所做的国内现代广告公司的经营管理介绍、业务案例分享;听了邵隆图等国内知名专家所做的广告策划、创意、案例分析等报告等,收获颇丰。

也是这一年,唐老师帮助我们联系安排了第一届广告学专业生在上海两个月的毕业实习。实习单位是当时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上海广告公司,我是实习的带队老师。在唐老师和上海广告公司领导的安排下,整个实习教学活动安排得丰富,很有实效。每位学生都在广告公司的各个部门轮流上岗,了解整个现代广告公司运作流程,了解每个部门业务的开展,并深度参与了部门的实际业务活动、广告策划、创意设计和发布安排等具体工作。上海广告公司还特意为我们安排了国际饭店欢迎宴会,到电视剧《红楼梦》外景地大观园参观等活动。两个月的上海实习,我深刻体会到,在广告学专业发展离不开广告业界的支持,如果没有唐先生及全国广告界同仁的爱护,热情支持,单凭学校资源,确实难以办好实践性极强的广告学专业。

三、寄语厦大广告的发展 

2016年获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PRSC中国公关教育30年贡献奖

 

厦大是我的母校,我负笈求学于斯。厦大广告是我教师职业生涯的起点,从它建立的第一天开始到我离开,我把自己的青春,最美好的20年光阴留在这里。厦大,这里有我崇敬的师长,筚路蓝缕的同事,可爱可畏的学生,校园里的一草一木,24年的点点滴滴,都已镌刻在我的人生记忆里。

我代表广告学专业在学校的建南大会堂接受学校颁发南强奖之后,不久就离开厦大到复旦大学任教。当时我担任广告教研室主任,陈培爱老师在日本访学。作为毕业于厦大的教师,我们本对申请这个奖项并不抱多大希望,但我们勇敢试着去做,结果奇迹发生了!这是厦大广告学专业高光初次显现的时刻,也是厦大广告学专业开拓者们最值得欣慰的时刻,我们二十年的努力终于被接受,被肯定了!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政府奖的评奖规则和程序,后来广告学科建设再获省一等奖,国家二等奖都是自然延续的结果。对于被视为偏门的广告学专业真是个奇迹!

百岁老人周有光告诫年轻人: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希望年轻厦大广告一代能养成从世界看国家的研究分析框架,从世界广告看中国广告、中国广告学教育,以至于厦门大学广告学教育。要养成从人类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的水平与趋势来看管理学和传播学、市场营销与社会营销、广告与公关的学科研究水平与发展方向……总之,期望我们厦大广告学专业能不惑,再出发!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厦大广告,愿五十,我们能一起再见更辉煌的你!

 

|纪华强

|纪华强

编辑|余昕红

责任编辑|简奕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