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好导师】他是“网红教授”,也是“青菜教授” ——记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邹振东教授

【导师简介】

邹振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舆论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三批福建省特殊支持“双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福建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第一批)、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人才(第一批)。近五年来,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科研项目13项,出版《弱传播》等专著3部,在《国际新闻界》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邹振东教授获厦门大学2021年“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

“当好青菜,总有人爱”

2014年,邹振东教授从厦门卫视创台总监任上转战进入厦大,那时他自称“新教授”,“新”来的“新”闻学教授,但在学生们看来,这是为他们开启新世界的“新”。2016年,厦大毕业典礼上引发29次掌声和笑声的毕业致辞让他意外走红,从此他被称为厦大“网红教授”,但邹振东老师却自称为“青菜教授”,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他说:“当好青菜,总有人爱!”。

“每一堂课,都是我和学生的一次约会”

曾任厦门卫视创台总监的邹老师在新闻界工作多年后,找回了自己“古早的”梦想——2014年他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厦门大学任教。从第一堂课开始,邹老师就坚持把新闻传播领域的“受众思维”带入课堂,并发明了一套“邹氏理论”。他曾说:“每一堂课就是一次约会,你怎么能在约会时让对方打瞌睡呢?”因此,每一次备课,邹老师都会如准备赴一场约会般地精心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中尽情发挥、邀请学界业界大牛参与教学、花样百出的课堂考核方式……邹老师总是用层出不穷的创意来革新自己的课堂形式,他的课堂也总是掌声雷动,欢呼不断。

邹老师的本科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期末大秀

尽管学术成果斐然,但邹老师坚持认为:在大学,教学比科研更重要。最好的老师一定是“直播当下”的老师。他会时刻关注社会变迁与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参与到事物的最新变化中,于动态中寻求真理。对待课堂,他还有一个持之以久的“怪癖”——下课后要等学生全部离开后再走。他不能忍受一下课,同学们看到的是老师一溜烟离去的屁股。他想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后都有和他充分交流的机会。邹老师对授课的非凡热情不仅让他收获了大批学生的喜爱,也让他因教学而获奖无数:2019年宝钢优秀教师奖、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最好的老师,是开窗子的”

每每问起令邹门研究生印象最深的师门学术讨论场景,一定有“路灯下的课堂”。在邹老师的每周课堂教学之后,邹门组会往往自然而然地“顺势生成”,夜晚教室熄灯关闭后,学生便会随着他在校园漫步,并时不时地在校园路灯下短暂停留,围绕学术疑惑、社会热点、人生感悟等话题与老师展开讨论,倾听他的教导。联兴楼外、群贤楼前,校园里数不清的、不知名的路灯下的“深夜学术漫步”成为厦大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此外,邹老师还会不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活动,邀请他的学生做主题分享或学术实践,借助一切媒介为学生传递知识与真理。邹老师用亲身实践演绎了什么是“教育无所不在,传播无所不在”。老师家里的客厅、渔船、南光食堂、集美戏台……都是邹门师生“传播知识”的地方。

邹老师邀请学生到家中参加学术沙龙

在邹门弟子“顺利毕业”的问题上,邹老师更是毫不含糊。从开题到答辩,从中期考核到发表论文,这些关乎毕业问题的每个时间点,始终缠绕在他的心弦之上。当学生论文写作穷途末路、一筹莫展之时,他总是会指引弟子们提“真问题”,不要脱离实际去做学问,还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人的核心问题。

邹老师曾说过:“最好的老师,是开窗子的。你以为看到了风景的全部,老师帮你打开一扇窗,你豁然开朗,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世界!”他就是那位“开窗子的人”,让学生自由发展的同时不忘打开一扇窗,为其呈现更加多姿多彩的世界。

“你们的声音,我当然听得出”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邹门,非“快乐”莫属。师门聚餐、中秋博饼、看电影、参观博物馆……这些活动还只是一些仪式化的、具象了的“快乐”,对于邹门弟子来说,老师的关怀、师门的温暖更是萦绕在周身的幸福空气。邹门的微信聊天群就叫“快乐的邹门”。邹老师说,希望每个邹门弟子都能最起码做到“快乐”,在邹门,快乐是一种可被传递的能量。

今年7月,河南突遭暴雨,郑州更是重灾区。21日上午10点,“快乐的邹门”群弹出了一条消息——“梦兰,你在郑州吗?邹门有同学在河南吗?报一下平安和家里人的情况”。原来,邹老师一直记得每位学生的家乡,邹门的家人们一直相互牵挂。邹门弟子每年都会为邹老师献上生日祝福,今年因为疫情的阻隔,师门没有办法线下相聚,所以就安排了一个视频惊喜。所有邹门弟子在同一个时刻开启位置共享,并用语音记录下对邹老师的祝福,最后将画面和声音制作成视频。在诺大的中国地图上,学生们的头像或许模糊不清,但祝福插上小翅膀,飞越了万水千山。因为视频没有露脸,有学生调侃:“老师,猜猜我们都是谁?”邹老师回道:“谢谢你们的祝福,要温暖好几天。你们的声音,当然听得出。”隔着屏幕,他的笑颜也依旧清晰。

在生活中,邹老师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和爱护他的每一位弟子。他常说:“老师的眼里不能只有优秀的学生,而是应该让所有的学生在自己的眼前像星光一样闪过!”他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能发现每位弟子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并毫不吝啬自己的肯定和夸奖。点点星光如今已经汇聚成了邹门的灿烂星河。

邹门弟子毕业纪念册部分照片

学生眼中的邹老师

老师指导都是话语简洁,但任何材料经过老师之手,回来全是红色的批注,小到标点符号、语病句,大到逻辑和深度,老师一个都不会放过。可以说,在老师眼里,与文字相关的没有一桩小事,老师都会倾尽全力不厌其烦地反复斟酌校改。之前会觉得压力很大,下笔都会紧张,但现在发现受益匪浅,这种重视执行力,勤奋与用力,对学术的严谨和敬畏,让学生自愧不如,但也在老师润物细无声的学术滋养中,更加懂得老师的用心,我想这正是言传身教四字的完美演绎。

——2019级博士生 文丽

在一次师门聚会上,邹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平时我指出缺点,你们可能心里不好受,觉得我语气重了,但是等走上社会,你们有可能因为一个数字、一个病句失去一个机会,甚至失去一份工作。”当我工作几个月,领导信赖我校对过的每一份材料并且愿意将一些重要的文件交给我流转时,我惊讶地发现,我的人生确实因为受到邹老师的教育而有所改变。

——2018级硕士生 肖嘉梁

有一天,我有份材料需要老师亲自签字,于是约了在老师家楼下见面。身体仍在恢复期的老师签好字之后,并没有匆匆离开,而是仔细地询问了和我同行师姐的论文开题情况,以及我的暑期实习计划,并根据他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给出了切实诚恳的建议,使实习迷茫的我突然有了明确的方向。“在邹门,你会知道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一刻,我深刻明白了老师这句话的含义。

——2020级硕士生 胡煜苗

作为邹老师本科课程《广播电视概论》的助教,我永远不会忘记邹老师生病期间对学生的关爱和牵挂。由于邹老师病情加重无法到场上课,和广概课的期末大秀遗憾擦肩,无法看到学生们辛苦排练的成果,邹老师写了一封“致歉信”送给全体课程学员,字字真切,句句感人。而且就在医生明确要求老师身体虚弱,尽量不要接触外界人员的时候,邹老师仍然叫助教们将导演组的礼品带去医院并亲笔签名,只为给同学们送上最真诚的鼓励和祝福。

——2019级硕士生 张艺燕


文字来源:黄浩宇 胡煜苗 兰鸿志 

李民龙 刘思琦 翟瑞雪

图片来源:庄华、林宇阳、邹门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