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师恩

【我的厦大故事】黎莹洁: “我爱你,再见”毕业影展的起源与传承

“我爱你,再见”

想必是每一个厦大学子都非常熟悉的五个字


每一年的“我爱你,再见”毕业影展

寄托了毕业生们对于母校深深的留恋之情

更是每年厦大毕业季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至今已经传承了13年的毕业影展

是从何缘起,又因何兴盛呢?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

“我爱你,再见”毕业影展的创始人

厦大新闻传播学院2004级国新专业黎莹洁

来为我们讲述


“我爱你,再见”的前世今生



“我爱你,再见”毕业影展的起源与传承


文/图:黎莹洁


一场影展源自一个简单的想法


时光匆匆流走,离开厦大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生命也经历了许多的锻炼和打磨,高低起伏,甜酸苦辣,然而在夜深人静之时,脑海里总会浮想起在厦大的美好画面,内心就像从芙蓉湖边拂来了一阵清风,忽然间,一切都似乎被治愈了。

芙蓉湖边的清风


我想作为厦大学子,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了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大学,无论毕业后我们去往何方,白城沙滩的海浪依然一次次拍打着我们的内心,几度潮涨潮落,依然有芙蓉湖边的清澈鸟鸣呼唤着我们的初心,有炙热开放的凤凰花默默激励着我们在各个领域释放传承自母校的光和热。厦门大学,就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厦门大学——永远的精神家园


作为厦大新传学院的学子,我们更是幸运的。孕育自学院的新闻思想,我们从日常就养成了记录生活的习惯,无论是用我们的笔头还是镜头,都化成了我们在厦大成长的每一个印记。而那时的我,就是一个喜欢用镜头“疯狂”记录当下的新闻系学生。无论是军训场上、上学路上、同学们的活动、学习的场景、与厦大一起经历的大小事、美丽的校园风光……我都用我的相机镜头一一记录了下来。这些关于大学生活的照片,不但填满了我那几十G的移动硬盘,更填满了厦大给我留下的青葱记忆。忽然想起2006年时经历的厦大85周年校庆,那时我还在漳州校区读大二,还记得在“豪华”的图书馆拍下的一张摄影作品,很幸运地获得了“我心中的厦大”校庆摄影比赛的一等奖,这更坚定了我要继续用镜头记录厦大生活的信心。

“我心中的厦大”摄影一等奖


然而在厦大的美好时光,似乎像过得比相机快门的速度还要快。当时间的转盘来到了大四毕业前的最后两个月,我总觉得是否要用一个特别的方式,为在厦大的这段青葱岁月划上一个特殊的句号。然后灵感就忽然来了:既然积累了四年的大学照片素材,何不干脆举办一场毕业影展,纪念一下这段我们厦大人的集体回忆,用照片再次呈现我们在厦大成长的点点滴滴呢?况且大家都在大四上学期为考研埋头复习,或为实习、找工作奔波劳碌,而大四下学期的我们又刚好完成了毕业论文和答辩,在这个时间搞影展刚好可以将我们所学的传播学和策划思维付诸实践,并且藉着这场活动更可以把同学们招聚在一起,在毕业前联络感情,一起通过照片重温当年,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影展创始小伙伴


当我把这个想法跟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分享的时候,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大家都从感性上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思,然后我们的小宇宙就开始爆发了! 我们一起来到自钦楼的二楼开了碰头会,郑心颖同学不经意间提出的“我爱你,再见”,被大家一致同意确认成为此次毕业影展的核心主题,也奠定了整个影展在毕业季里的感情基调。


接着,我和张晓哲同学一起拟出了“我爱你,再见”的影展策划方案,得到了当时学院党委副书记林盛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学院大力支持主办此次毕业影展。晓哲更为此事极力奔走,联合校团委的力量,申请到了自钦楼学生活动中心一楼为期两个星期的展览场地以及更多的筹展资金。远在广州的家人,也为我筹来了一笔来自一位匿名企业家的支持经费,很是感恩。


筹办一场影展的照片来源也应该是更丰富的,所以我们也开始了照片的全校征集活动。王滢同学用我们全班同学在上弦场拍出的抛帽子毕业照,设计出了一幅大型广告图,室友李筱锟同学用她最煽情的笔墨为此赋上文案。当时学院里和其他院系的同学们也纷纷为此投来照片,虽然不能一一尽述他们的名字,但是还是被大家当时那种纯粹的、朴素的参与之举深深地感动着。

图片

照片征集海报


灵感迸发后的影展呈现


照片素材有了,但是要把它进行怎样的分类组合才能很好的诠释“我爱你,再见”的深刻主题呢?我来到了学生活动中心的那个空旷的展厅,安静地置身在那个空间当中,灵感便神奇地在脑海里流动起来。何不就干脆把主展区划分成“我”、“爱”、“你”、“再见”四个专题,然后再配上其他独立的特色专题呢?


这四个专题,在我的脑海里慢慢发酵,伴随着每一张照片所记录的故事,渐渐的成型。


“我”的专题,变成了同学们在大学四年里亲身的经历,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我”在大学里所做每一件事:入学报到、参加军训、大二迎新、社团纳新、学习、考试、校运会、各式活动、集会、在食堂通宵看世界杯、看大超、听讲座、赶招聘……


影展的“我”


“爱”的专题,用照片再现了校园的脉脉友情和甜蜜爱情,更截取了厦门马拉松和奥运圣火传递的全民参与,以表达我们对这个城市和国家的真挚的爱。


影展的“爱”


“你”的专题,是从我们学生的角度看到的校园里每一个可爱的“你”。你可能是老师、校园明星、打扫卫生的阿姨、保安队队长、饭堂服务员,甚至是一只只游荡在校园里的小猫。


影展的“你”


而“再见”的专题,记录了我们毕业前的每个场景:拍摄毕业照、毕业前的旧物变卖摆摊、毕业前的疯狂举动、散伙饭的拥抱、毕业前的当众求婚、厦大一条街的消失等等。我更突发奇想地,和同学们将所有的校园风光照片拼成了一面照片墙,在图片的深浅调适中,组合成了厦大的缩写XMU,以此向全中国最美丽的高校风光,说声深深的“再见”。


影展的“再见”


从2004年9月踏入厦大,到2008年6月的毕业,我们在厦大一共生活了整整43个月。我用43张照片,按时间顺序,分别代表我们在厦大每个月所经历的大事或小事、个人的事和社会的事,汇成一条长长的记忆长河。厦门时事、全国雪灾、厦大校庆的同一首歌、五月天的厦大演唱会、戏苑百家走进厦大、世界杯、台风“珍珠”横扫厦大等等,成为了我们在厦大共同经历的大事;而人生的第一次飘洋过海、在异地跨年、恋爱、20岁生日、搬迁、献血、考四六级等等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每一件小事。


“我在厦大的43个月”


有了这些,我还觉得不够。我默默地量度和记录着展厅里的每一个尺寸,算着还剩下三面墙的空间,新的想法又忽然蹦了出来。我让晓哲和其他同学们在宿舍里翻箱倒柜地找出从大一到大四所收藏的和大学有关的证书、卡片、电话本、胸卡、票据、试卷、作业等一切和这段校园生活有关却又舍不得扔的凭证,再由王滢用她熟练的PS技术,把它们进行截图、勾勒、润色,一张张拼成了一面票据墙。


票据墙


我们对每一栋宿舍的名字都怀着默默的眷恋,一个疯狂的念头又蹦了出来——我要用相机把每一栋宿舍的名字牌全部拍下来,把它们拼成一面墙,用它告诉别人:“我们曾经住在这里。”我居然真的扛着当时新买的单反相机,顶着烈日,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这些宿舍的牌子都拍成了照片。


宿舍墙


剩下最后一面墙,我干脆就把它留白,然后赫然的贴上“2008年,我在厦大光荣毕业啦!”的几个大字,在大字中间适当留空几个人头的位置,供毕业的同学们拍毕业照留念。


“我于厦大光荣毕业啦”


对于第一次筹办影展的我们,经验上是欠缺的,感恩我们的摄影引路人李世雄老师在整个过程里更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和晓哲、王滢、心颖开始了忙碌的照片筛选、排版设计、版式校对、展板印刷等等的工作,连续好几天都是一大早去到设计公司,晚上回到家继续校对,有时忙到连饭都忘记了吃。深夜回宿舍,还继续和李世雄老师隔着电话,一张一张核对修正排版稿。小伙伴们还把电脑全部搬到我的宿舍,忙活了一个通宵,彻夜书写每个展板的文案,挑选出众多的校园风光照片,再把他们裁剪成适合的尺寸……回想起那段疯狂的日子,感觉我们真的为这场影展花了这辈子最大的力气。至今回想起这件事,依然能隔着电脑屏幕感受到那一股扑面而来的沸腾热血。


深夜和李世雄老师打电话确认排版


我还清晰记得2008年6月13日开展前的那个疯狂的夜晚,大雨滂沱。深夜12点,我们的喷绘展板才基本完工,为了赶在第二天正式开展,好不容易在深夜找到一辆小货车答应帮我们冒雨将展板从校外几十公里的地方,运到厦大学生活动中心。深夜1点,几个热心的小伙伴,冒着大雨,从宿舍淌水来到展厅,为我将一块又一块的展板,小心翼翼地挂到墙上……就这样,2008年厦门大学首届“我爱你,再见”毕业影展,在这场青春的雨季中拉开了序幕。


影展拉开序幕


影展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影响和感动


我当时心里给这场影展的定位是:怀着最真诚的态度,用照片还原最真实的大学生活。没想到的是,这场影展在厦大带来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当时新传学院的党委书记邓朝晖老师、党委副书记林盛铨老师亲临现场观展并给予了指导;学校的领导、老师们、同学们也相继到了现场观展,试图在这些照片中找寻过去的自己或厦大生活的集体回忆;也有我们2008届的毕业生们,在照片墙前看着从大一开始的照片,忽然抱头痛哭;就连到厦大旅游的年轻人们,看到了这场影展,也不禁感慨。


影展现场的感动


学校、学院都纷纷报道了此次毕业影展的新闻,而当时的朱崇实校长在当年的全校毕业典礼发言上,也特别提到了这个毕业影展所留下的深刻印象。更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的影展登上了《厦门日报》的专题版面,使得这场影展的受众范围被一再扩大,关注度也从校内延伸至整个厦门。


厦门日报的报道


除了单纯的影展,展厅外的创意依然在延续。当年系里的广告才子王东熙同学,用软件学院邬文彦同学当年拍下的这张青草地经典毕业照,配上清新又伤感的话语,为我们设计了一张影展的开篇明信片,也为我们设计了一件“我爱你,再见”的影展T-shirt;郑心颖和王滢用影展的照片,一起设计了一套配合影展的毕业明信片,我也突发奇想地找广告公司制作了“我爱你,再见”的影展印章、邮戳……这一切,都是随着影展应运而生的一系列朴素的文化产品。


影展宣传明信片

全套宣传明信片


学院里的才子学弟杨啸,听我唠唠叨叨地讲述对这场影展的全部想法后,也莫名地被触动了,并无条件地为我们干了三个通宵,终于做成了一本《“我爱你,再见”2008厦门大学毕业影像志电子杂志》。我深深感谢杨啸,因为他的大作,才得以保存了关于这场影展的全部影像记忆,并使我们多年之后,仍能从这本“青春纪念册”中重温当年热血沸腾又热泪盈眶的往事。


电子书共享在网盘

http://pan.baidu.com/s/1pJ3J6xd


电子书


能够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后来将一场影展成功的办了出来,真的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办成了,那时一路走来,除了老师们的肯定、鼓励和支持,更让我深深感恩和感动的,是一个个在此不能尽说姓名的同学们无条件的参与和付出、默默奉献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是大家用行动演绎了这场关于集体回忆的“青春大戏”。真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了你们,就没有了这个关于“我爱你,再见”故事。你们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你们为这个故事谱写了开篇的历史。虽然并没有宏大的篇章,却靠着大家一颗颗的赤子之心,一双双坚实的双手,奏出一段段关于“我爱你,再见”的脉脉温情。


“我爱你,再见”的传承和扩展


我们更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次毕业影展和“我爱你,再见”的主题,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高度重视,成为了每年毕业季的一个重要品牌活动。就这样,“我爱你,再见”毕业影展,在新闻传播学院里得到了一届又一届的传承。


虽然已然离开了厦大多年,但是我一直有在网络上默默关注着“我爱你,再见”的动态。2008的那个夏天,我们只是做了“开山牛”的工作,接下来的每一届,大家开始用不同的形式对“我爱你,再见”的毕业情怀进行了重新的诠释。


在第二届影展的筹备阶段,芙蓉隧道刚刚兴起涂鸦之风,新传学院就创新地用到了这个宣传方式,由研究生团队的郭枞、伍静和贺凯彬三位院友共同创作了“我爱你,再见”的隧道涂鸦。从此,“我爱你,再见”的隧道涂鸦成了厦大人和游客们必经的打卡点,成了厦大的一张特殊的名片,也成了一个厦大人集体回忆中的一个鲜亮的符号和响亮的口号。


接下来每一年的“我爱你,再见”毕业影展,都融入了每届毕业生不同的理解,更赋予了毕业季更多元的意义,比如在展览的形式上加上广告学子们的优秀毕业作品、在开展当天加上了路演、在展厅里设置了更多和观众的互动,等等。


虽然人已离开了厦大,我和这个影展的连结还在线下延续着。2015年,为追溯影展的源头和报道背后的故事,新传院友孙丽婉和她的队友一起来到了我在广州的家,用镜头记录了我讲述当年的故事。2017年,在“我爱你,再见”成功举办至第十届的时候,我幸运地回到了厦大,一同见证了这一场值得纪念的“十周年”。后来,影展也衍生出很多有意思的文化产品,新传学院党委副书记聂鑫老师还特别地关心影展的动态,给我寄来了许多影展的纪念品。对于学院的惦记,我真的很感恩,至今我还小心翼翼地收藏着这些影展文化产品,视如至宝。


第十届毕业影展合影

第十届影展明信片


始于2008年的一场毕业影展,无心插柳柳成荫,如今已由新传学院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我爱你,再见”这个概念,也成为了厦门大学毕业季最响亮的主题,很多学院、很多毕业学子都围绕着这个主题,用各种书写青春、感恩厦大的形式,抒发着不同的关于“我爱你,再见”的情怀。如今,我尝试在百度上打出“厦门大学 我爱你,再见”的词条,真的看到了海量的信息,很是感叹,更是百感交集。


“我爱你,再见”的搜索


我爱你,再相见


每当跟我的厦大闺蜜们分享那些“我爱你,再见”的最新消息时,她们总会开玩笑说:“都三十好几了,你内心咋还那么青春?”这时,我总不得拿出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来抒发感慨: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

……

无论年届花甲,拟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


感恩厦大赋予了我的青春心境,让我还有这股劲头去追忆当年。也忽然想到,前几期《我的厦大故事》里王宝庆学长提到,他到白城舀了一大瓶沙子带回了家以寄托对厦大岁月的思念。无独有偶,在2008年毕业的时候,我也到白城海滩舀了一大瓶沙子回家,这瓶沙子依然伴随着我走过了十几年的岁月。这次百年校庆,我要把沙子分装成一个个的小小玻璃瓶,回校送给我的同学们,以作纪念。


2008年白城的沙


我先生好奇地问:“大家怎么知道这些沙子真的是2008年的呢?”我想了想,回答说:“这些沙子知道。”就像我们看到的一场场厦大毕业影展,那一张张的照片,本身就是“我爱你,再见”这个故事的载体,每一张照片都知道,它们记载我们一届又一届厦大人的初心,它们就是我们表达对厦大的感情的出口,或许是含蓄低沉的,或许是澎湃热烈的,或许是刻骨铭心的……它们带着我们每一个毕业学子对厦大的爱,跨过了年月的更迭,穿越了生命的辗转,如今回到原点,重新与惦念的母校和曾经的自己、同窗对话。


如今百年校庆之际,新传学院将推出以“重逢”为纽带的“我爱你,再相见”展览及相关活动。过去,我们毕业了,我们跟厦大说“再见”;如今,厦大百年校庆即将来临,我们将会在厦大“再相见”。


是的,同学们,让我们卸下生活的重担,放下现实的羁绊,回来吧,在芙蓉湖畔、白城海滩、五老峰下、上弦场上,我们重新聚首,一起喊出:厦大,我爱你,再相见!




作者简介


黎莹洁,大学在系里的绰号叫“大妈”(得此亲切称谓的原因至今未明,其实自己内心总希望是个长不大的“小朋友”),厦大新闻传播学院2004级国际新闻专业本科学子(2006年下半年曾派往香港浸会大学作交流生),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企业传播专业研究生。先后于中远海运集团广州分公司任营销策划主管、美国苹果公司广州零售分支任资深运营专家,现步入新媒体自主创业探索阶段。热爱用镜头记录生活,目前是广东省女摄影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企业家摄影学会会员。


文|黎莹洁

图|黎莹洁

编辑 | 胡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