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厦门大学传播学本科专业第一次招生,2011年传播学系成立。这个年轻的专业一经诞生,便培养出不少具有自由、善思、有趣灵魂的同学。
在厦门大学一百周年校庆之际,来自五湖四海的传播学系学子重返母校、母院,重返青春韶华。2021年4月5日上午10点,传播学系的各级院友齐聚新闻楼,参加传播学系系友座谈会。座谈会由熊慧老师主持,黄星民、邱红峰、史冬冬、谢清果、李展、胡悦、杨颖等学院教师出席并发言。
熊慧老师主持
伴着四位新传学生欢快的合唱声,传播学系座谈会在格外轻松、随和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到场的各位系友或简短、或幽默地介绍了自己的在校经历和毕业去向。“回厦大感觉真好!”系友徐思凡的感慨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合唱《第一天》暖场
一位现于西藏阿里地区电视台工作的2012级本科生吴学明坦言,用传播的思维去思考新闻的传播,新闻的效果会特别好。他肯定了在母院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也表达了对传播学的新思考。
吴学明系友发言
李展老师表示,她在传播学系看到了创系之初的理想落到实处。各位院友的出色、成功,宛若满天星,呈现出各自的精彩。
李展老师发言
胡悦老师热情洋溢地抒发了对传播学系的归属感与喜爱。“以四月的春光和窗外的大海为证,以凤凰花为证,以日月为证。”拳拳师长情,尽在不言中。
胡悦老师发言
史冬冬老师引用《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既欢迎各位院友的到来,也展望未来传播学系能在院友们的共同努力下绵延不断地延续下去。
史冬冬老师发言
邱红峰老师风趣地分享了传播学系教师团队的个性照片,强调院友们“不要忘了我们从哪里来,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把老师当作普通人,时不时地回家。”师生情谊,在此次相聚面前,愈加真切而珍贵。同时也分享了有关于传播学专业设立的发展历程,帮助系友重温传播学的历史。
邱红峰老师发言
传播学系自己培养的博士生杨颖老师用“又幸运又幸福”形容自己的感受。幸运即借此座谈会发现了传播学系师生们的魅力,幸运即身处传播学系大家庭。自加入这个集体之日起,温暖与感动一直不断。
杨颖老师发言
谢清果老师赞许系友座谈会的活动形式“有声有色”。他进一步指出,黄星民老师创办传播学系,是心中有梦想;如今许多同学和老师们正在实现黄星民老师心中的梦想。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继续为之奋斗!
谢清果老师发言
来到毕业生、在校生及老师的自由交谈环节,在座各位同样积极、踊跃。硕士生巴鑫禹提出了心中的疑惑——如何在媒体工作中运用传播学所学理论?黄星民老师首先从学科建设层面解释了口语传播在今天,其内涵和外延皆有所延展,学院教授的是包括新闻在内的、更为全面的传播学知识。毕业后在媒体岗位工作的学长也从实务工作的经验出发,点明新闻工作应考虑受众青睐的方式,而这与传播学知识是息息相关的。
巴鑫禹同学提问
黄星民老师进一步评价了本次座谈会。他指出,传播本指达意,即准确地传播意思。事实上它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传情,就像今天这样,其乐融融。同时,黄老师也寄语各级院友:“从口语传播系走出去的学生,要好好、终生学好修辞和传播艺术,并好好去应用。”
黄星民老师发言
一首歌为始,一首歌作结。在郑龙钊、邓以归、蒋骞、杨霖同学的带领下,传播学系师生们一同唱响了《明天会更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系友归来,共叙佳话。让我们祝福传播学系未来的发展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
传播学系大合照
文 | 朱晗钰
图 | 黄慧珊、黎佳欣、钱正寒、谢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