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师恩

【我的厦大故事】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国家服务——马胜荣口述史

在过去的“厦大故事”系列中

我们听过了许多厦大的老师们、院友们讲述的故事

而今天的厦大故事

我们邀请到的口述者是马胜荣

他是新闻业界的大佬

同时也曾是厦门大学客座教授

他将以一个全新视角来讲述他的厦大故事

谈谈他对于厦大学子和厦大教育的印象

并对国际新闻教育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人物简介


马胜荣,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多次来厦门大学开设专题讲座,兼任厦门大学客座教授。1975年至1977年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留学,专修东南亚事务。在新华通讯社工作的近40年中,曾多次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访的记者组组长,并到60多个国家采访和访问,担任过新华社驻曼谷分社和科伦坡分社的首席记者。在新华社国际部先后担任过编辑、发稿人、英文编辑室主任和国际部副主任。1995年调任新华社副总编辑。2000年至2007年任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2008年至2013年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现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国家服务

——马胜荣口述史


作为客座教授与厦大结缘


我不太记得去厦大开讲座的次数,可能一共去过三四次。我印象中第一次去的时间应该是早于本世纪初。当时我所在的新华社跟厦大的关系比较密切,新闻传播系的常务院长黄星民跟我们新华社国际部一直有联系。我也在有的会议上碰见过黄院长,他就知道我是有在长期做国际新闻的。他当时和我说新华社有好多记者也来厦大做过讲座,询问我能不能也去做一做讲座。讲座主要是谈谈我们报道实践当中的一些感受、一些情况,这样对学生可能会有帮助,这样我就过去了。


基本上讲的是采访当中我们的一些经历,以及我们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比较基本的素质。这样学生们将来到了工作岗位上,就可以很顺利的进行工作。就我个人而言,我的国际新闻采访经历中常驻的地方不是很多,但是去过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并且各类的新闻报道我都已经实践过了,所以跟学生们讲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办学时间早,与业界合作紧密


厦大当然是十分好的,也不是说我去了厦大以后才有的印象,实际上我上学的时候,书本和其他介绍材料中都会获得厦大的很多信息。厦门是一个属于比较前沿的沿海城市,厦大也正位于厦门,这里海外华人过来的比较多,对外交往也比较多。所以我对厦大的总体印象就是学院的教学也好,学生的思想活跃程度也好,在所有的新闻院校里应该是比较好的。学生对国际新闻的感受和理解都比较好。


我对厦大新闻传播教育有两个方面的印象:第一就是你们开办的比较早。就是说走在前面,那么必然就会有一些经验,知道哪些方面是需要着重加强的去做的;第二就是你们比较注重跟媒体的合作,尤其是和新华社的国际部合作的非常紧密。像我们新华社的叶志雄,翟树跃,还有陈启民、柴世宽等等这些人,都在厦大比较长期的教过书,他们还不是像我这样去做讲座,他们就在那个地方住下来,一讲就讲几个月,可能一个学期就在那住着。


所以厦大的国际新闻学生出来的时候,如果进入媒体,进入新闻单位,上手的能力相对比较强,他重新接受再培训的时间就比较短。因为到新闻机构之后,一般的情况下还要再培训一下。我的感觉是厦大的学生,进入角色的能力比较快,这样来说就比较适应国际新闻报道的要求。我想这与厦大注重与新闻机构和新闻媒体的合作有很大关系。


厦大学子印象:听课专注,提问积极


厦大学子给我留下的两个印象:第一个印象就是他们听课比较认真。从总体来说,沿海城市和北上广这些城市的学生,听课走神的还是不少。但是我到厦大讲课,我觉得他们还是非常的专注。无论你讲的,他们觉得合适还是不合适,都会专注的听你讲。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生素质。有的时候老师讲课,可能一堂课四十多分钟,只有十几分钟对你是有用处的,但这就很好了。不可能他讲满了一个小时,每一分钟对你都有用。


第二个就是他们的提问能力也比较强。除了积极提问之外,也比较有针对性。尤其是东南亚这一块,他们了解的比较多。我觉得对于东南亚这一块,可能一般的新闻学院的学生了解不会很多。学生们更多地会了解美国欧洲多一点,因为这些算是比较大的国家。所以这也说明厦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是不错的。


学生关注重点随媒体环境变化而不同


不同时间阶段的学生给我留下的印象肯定是不同的。早一些的时候,我记得互联网的应用还不是特别普遍,新媒体的发展也不是那么迅速。那个时候的学生对于传统的东西更渴望一些。他们希望了解在外面是怎么采访的,采访以后发稿是怎么进行的,这个稿子回到总社又是怎么处理的。


后面近期一点的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了解就很多了。他们对于稿件的发送和采写等等,都会有一些新的理解:比方说他们对时效性就会更加注意。因为以前的学生可能对通讯社了解不多,他们会觉得报纸是很重要的媒体,那么他们就会觉得时效不重要。因为所有的报纸都要明天才能出版,今天的新闻可能要等到明天发布。


但是如果对通讯社、对我们新华社了解比较多,他们会觉得每秒都很重要,你抢一秒就是一秒。现在有了互联网以后,就更是这样了。你比别人早一秒发,那么你所吸收到的读者就会多许多,你的影响力就会相对扩大。所以学生关注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会有变化。


传统媒体素养和技能不能丢


学生当然需要掌握传统媒体的一些技能或者素养,因为不管技术如何发达,我以为所有的新闻包括国际新闻,它的内容是不变的。我们要以内容为基础,没有内容,没有故事,是发不了新闻的。


所以国际新闻教育的一个非常基础的部分就是采写编评等等。这些就需要学生们掌握一些基本的东西:例如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对新闻自由的认识等等。另外还要会写,不管传播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不会写是肯定不行的。


你需要把你看到的新闻事件写成稿件,或者是你通过其他的办法能写成稿件,网络稿件也是稿件,广播稿件也是稿件,所以基本功是少不了的。它是一个知识产品,是文化产品。新闻稿件是一个知识产品,那必然是要通过你的智慧,你的脑力劳动来生产这个产品,然后这个产品才能在适当的渠道上进行传播。当然现在传播的途径比较广泛了,速度也比较快,但是毕竟先要有产品和内容,否则的话渠道再好没有内容是不行的。所以基础教育应该是少不了的。


新时代,新要求


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对于一名国际新闻记者来说最关键的理性素质、社会素质和实践能力这三大要求从宏观上讲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但是对于每一个体来说是有变化的。例如运用我们个人化的理性思考,可能有时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琢磨清楚一篇评论。


但是如果在新媒体时代,在网络上很快就需要有一个快评,一个短评,留给我们理性思考的时间就非常短,所以就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你就没有时间去再去额外做一些功课,找一些资料,很可能需要在脑海中快速产生对某个事件的一种看法。这个看法总体来说又要比较符合实际,这样才是可以的。


所以对同学们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但现在的学生也比较聪明,他们的知识面也比较广,因为他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变化了的。所以现在一代的学生,如果跟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学生相比,那又不是同一个环境。所以学生知识水平,其他的能力其实都是越来越好。


国际新闻教育的四个关键点


我还是觉得几个方面是不能少的。一个是基础教育,你再怎么强调别的东西,基础的东西都是我们将来培养一个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他只有掌握最基本的东西,才可以再往高处走。


第二个要扩展教育的范围。例如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变化,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学生必须要有新的能力。比方说现在的融合报道,你有可能需要成为以前我们讲的有多种能力的记者。你既要会写稿子,又要会采访,又要会摄影摄像,各种技能都要同时具备。如果你不具备这个,可能有的任务你就完成不了。比如有的地方只能派去一个记者,因为有些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能到场的记者是有限制的。如果你不掌握多种技能你就完成不了任务。一个人如果具备各种能力,回来以后也就可以非常快地按照先后顺序完成各种任务,这样才是比较好的。


我觉得除了书本知识以外,我们要进入媒体去了解实际情况,去实习,这个是未来要加强的。实习以后学生们才能有一些具体的了解。比方说智能写作,就是智能编辑部,如果你不去的话,你就不知道怎么具体操作。现在像我们这样的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人,年纪大一点的,以前没有接触过新技术的人,也很难再弄清楚了。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接触这些新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就要掌握广泛的国际知识。国际知识太偏了不行,对国际新闻事件的观察判断分析能力一定要比较强。比方最近缅甸发生事情了,你很快就要有一个了解和判断。例如俄罗斯目前的情况,有一个反对派的被抓起来了,以及美国大选等等这些都需要你很快的掌握。掌握以后你又不能说跟着别人的路子去跑,比方有些报道,西方媒体或者是我们中国的媒体,可以看他们的稿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但是你自己要在这些基础上有一个分析和判断。判断跟他们差不多的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是自己的判断,这非常重要。所以广泛的国际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大国关系你要弄清楚,你不弄清楚大国关系,你怎么去判断中美关系以及中国和俄罗斯关系、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关系呢。你光看现象是不行的,你要去通过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的分析,自己得出一些结论。


第四个,我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要加强外语能力。国际新闻传播,它跟国内传播还是不一样。在国内的你可能中文稿子写得很好,很感人,但是国际传播你可能根本不行。因为总体来说国际新闻传播是肩负两个任务:一个任务就是向国内传播国外的东西,另外一个是向国外传播国内的东西,任务比较重。你只有外语比较好,才能写出比较好的外语稿件。如果你学国际新闻的话,你就知道新华社的稿件远远不是大家所看到的中文稿件,更多的是外文稿件。我们有英、法、阿、西、俄5个语种,还有现在又开了国别专线,还有葡萄牙文的和日本语。这些稿件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影响是国际范围的影响,是我们国际传播中需要花很大力气来建设的地方。所以拥有良好外语能力我觉得是比较重要的。


学新闻需要一专多能


我觉得一些新闻学院开设了双专业的,比如说先学两年的国际政治,然后再学两年的新闻采编,这样也是可行的。因为学新闻需要的是一专多能,他是一个T字形的东西,支撑你的主要专业是一个“T”的下面的一竖,多能是上面的一横。你什么活都能干,十八般武艺你都会,但是你必须要有一个专业是内行的,因为人们也不可能样样都内行。比方说我们科技记者,有个学科技方面专业的学生过来了再学新闻,他们写出的科技新闻稿件,显然就比我们一般人写出来的要好。


个人兴趣和社会环境结合下的“新闻理想”


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尤其是中学和大学时候,总会有个想法,有个喜欢做的事情。那我在高中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稿件,叫《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那个时候浙江日报登了我的稿子,就是一个写自己态度,自己想法的稿件。浙江日报是个省报,高中学生要在省报上登一个稿件还是很难的,一般来说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他们用了我的稿子我就很高兴,我就觉得因为我好像在这方面还是有一点希望的。再加上我也比较喜欢文科,我考大学的时候,因为当时的情况,他们希望我能够学外语。


那么学外语我觉得也是一样的,将来同样可以做新闻。我后来又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了国际政治,所以整体来说我这一路走来还是比较顺利的。另外再加上我对国际新闻比较有兴趣,我很享受每天接触新的东西,它不是一个死的东西。我的兴趣就是在比较鲜活的、变化比较多的这种环境中,去寻找新闻。所以我一直在做新闻。还有个情况就是,我们那个时候的学生也不是你自己想做什么,就一定能做什么。有的时候你做了一段时间,可能不能继续下去了,要叫你去做别的事了。但是我运气比较好,所以我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做了30多年,快40年。


好多东西你不能说我想做什么一定能做什么,这往往是不一定的。不光是在中国不一定这样,在外国也不一定的。所以你的兴趣有的时候要跟国家的需要和社会环境结合,追求一个符合实际的东西才行。如果国家需要你做别的,你还是要根据实际去做。一般来说对于你自己国家你还是有责任的。


就业多元化是普遍现象


我觉得毕业之后不从事新闻工作也是可以的,因为好多专业的学生,不光是新闻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一样有这种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有的是因为工作安排的需要,还有就是实际就业的学生跟学出来的学生的比例,有的时候是不相当的。因为有一段时间学新闻的学生增加非常之快,那么新闻机构吸收不了那么多人,不太可能人人都能够去那里就业,你可能就做别的工作了。


但是学新闻的去做别的工作也可以做的比较好。比方说我有一个学生,一个硕士,他原来学的是新闻,他本来可以到新闻机构去工作,因为他自己的情况,他就在重庆那边待下来,进入了公安,就是警察部队。进入警察部队以后,他在那里面搞宣传,这样也很好,一样能够作出贡献。


可以说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专业对口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我既然培养了那么多学生,所有的都走掉了是不行的。所以能够在行业中留下来,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这种理想的状态不太可能在现实当中完全实现。


专注学习一两种外语


学很多种外语是不太可能的。一般来说,一般人只能学一种,最多两种,他不可能同时掌握很多种语言。但是你有一种两种有的时候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比方说别的国家会使用英语,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还有一些人学的是其他小语种。比如你如果在老挝或者在柬埔寨,会柬埔寨语的跟会英语的配合起来工作就可以了。但是发稿子一般来说它是用英文发的。一般不是柬埔寨文发稿子,就仅仅是在采访当中才使用柬埔寨语。所以对于驻外记者来说,往往需要一个良好的团队协作。


本科掌握新闻基础知识是关键


我个人觉得新闻学可能还是需要本科去学的。有一些新闻理论的基本东西,它是不可能在其他的学科里面学到,还是本科还需要去学的。像外国许多著名的大学也有新闻学院,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等等这些大学本科都有开设新闻学。本科是一个铺开来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硕士跟博士就不是。硕士是有一些研究的方向,一个研究的领域,总体来说他们研究能力更强一点,从学术的角度去理解的能力更强一点。一般来说,本科生主要是学一些基本知识,掌握基础操作能力,基本上是面向媒体初级人员这样一个群体。像初级人员进来了以后做跑腿的记者,做编辑这些,可能本科毕业的就可以来做。但是如果要到研究所,到高校教书,就可能需要读硕读博。


新闻实务教育需要结合学界和业界经验


我觉得干活和教人完全不是一回事。你在实践当中可能干的比较好,但是你在教书的时候不一定教得很好。有的人教书比较好,但是他实践方面也不一定行。比方说大学的教授,如果叫他来写一篇新闻稿,他也不一定能写得很好,他因为没有实践过。所以实践是很重要的、独有的环节,是不能跳过的一个环节。


我认为大学的新闻实务教育需要同时结合业界和学界经验。学校的老师可以从理论方面可以给同学们一些剖析,一些归纳。但一般来说,如果是学校的老师,他一点没有进行过实践的话,讲新闻实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一般来说在其他的国家,包括美国,很多大学里教新闻的老师,都是从业界过去的。比如有的是做过报纸的,有的是著名的记者,有的是一些评论家等等。中国这种模式就相对欠缺一些。


增强学科竞争力,为业界输送人才


我认为想要做好的话就要更强的竞争力。厦大培养出来学生如果能够进入大的媒体去做国际新闻,如果在做国际新闻的人中厦大学子已经占了很可观的比例,学校这个专业学科自然而然就强了。如果占比不高,一两个学生都进不来或者进来的很少,影响力也就没有。再加上媒体给的反馈也非常少,将来互动的机会也不会很多,这就比较麻烦了。所以还是要从基础做起,和媒体还是要加强合作。加强合作以后,再不断地为他们输送人才,这个很重要。


送给厦大新传学子的寄语


新闻学子应该是社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一定要学会努力地观察社会的新闻事件,分析判断国际新闻事件,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新闻传播人才,为国家和世界做出贡献。



采访 | 冯韦隽

撰文 | 马雪晨

编辑 | 马晓萍

排版 | 胡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