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师恩

【我的厦大故事 】朱佳丽:我的厦大老师——切开甜的迟月利老师

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

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切开甜的妈妈”

因为她就像妈妈一样给人亲切感和安全感

但同时她也是在原则问题上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


她就是迟月利老师

她认真负责的治学态度和和蔼可亲的待人方式

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许多学生在毕业多年后

仍然喜欢去迟老师的办公室坐一坐 聊一聊


今天的厦大故事讲述者朱佳丽

将为我们介绍她与迟老师之间的故事



我的厦大老师——切开甜的迟月利老师


新闻传播学院有位切开甜的迟月利老师,我们都叫她迟妈。严格地说,我没有正式上过迟妈的一节课,但是我每年回学校,一定会去迟妈办公室坐一会儿,准确说是去领点活儿干,迟妈有空就边干活儿边聊聊自己的日常,没空就闷头干,干完走人,第二年再来领点活儿,继续干。这是我爱迟妈的方式,也是我们师生之间的默契。

#她是,严厉的迟老师#


迟老师不是一上来就靠和蔼可亲赢得大批学生喜爱的老师。相反,大部分学生对于迟老师的第一印象,都是严厉。而迟老师的严厉,我认为是出于她的原则,就是教会我们怎么做事儿。


迟老师教我的第一件事,是守约。迟老师除了教学,还管理着全新传实验楼所有的拍摄器材借用。因为器材贵重且数量有限,为保障全体学生的使用,她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借取制度。每次借还机器,迟老师都会详细的询问借用目的,归还时间,如果去的时候忘了打借用表格,或者逾期未还,一定会被批评,且有惩罚。但这并不是死板,或是给她的工作增添了什么麻烦,而是如果不如期归还,就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使用。正是迟老师毫不通融的管理,将规则意识渗透到了每一个学生心里,也确保了全新传几百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借到自己想用的机器。


迟老师教我的第二件事,是高效和专注。2013年的女生节,刚刚创办的凤凰花影社,要拍一个涉及多个大型场景镜头的mv。对于这样大型拍摄项目,大家并没有什么成熟的拍摄经验,三十多个学生聚集在上弦场,兴奋大于理性,关于不同的拍摄方法,讨论的热火朝天,却一直没有动工。直到迟老师出现,及时制止了无序和低效,首先雷厉风行地让所有人安静,而后进行明确的分工,搬道具、调设备,让当群演的低年级学生迅速调整自己,进入拍摄状态。直到一切拍摄结束,才有几个大三的学长姐开始跟迟老师开玩笑,拉她来合影,直到那时,迟老师脸上才露出笑容切换回放松状态。迟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和领导力,正源于她高效、专注的处事方法,让所有学生都很服她,这是迟老师的魄力。


而毕业很多年以后,当我遇到了某个外校跟迟老师有过交集的学生,对我说,他们对迟老师的第一印象都是非常温柔的。我想,迟老师大概是把我们当自家孩子,因此更加严格要求。毕竟只有严肃且有条理的去面对每一件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才有可能把一些本不存在的事情做成,不论于事情本身还是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是有极大助益的。

#她也是暖心的迟妈妈#


刀子嘴豆腐心,说的就是迟妈本人。她的办公室就在新传实验楼的一楼,因为连着器材室,空间宽敞一些。如果有跟凤凰花影社相关的学生工作,我们就直接在她办公室做,迟妈虽然有的时候嘴上嫌我们吵闹,但总还是默许着,让我们在她办公室里上蹿下跳。办公室的小桌上有个小盘子,总摆着些小零食,但她自己很少吃,基本都是被皮孩子们去找她的时候,一块两块的顺走了。夏天蚊虫多了,我们也很不客气的跑去借花露水和无比滴,迟妈的花露水,没两天就能被我们用完一瓶。长久以来,我们就习惯了只要去院楼,就跑去迟妈那里闲聊几句,小坐一会儿。也因此,她的办公室全然没有了老师办公室刻板的封闭性和私密感,反而成为了学生们的小据点。


而很难得的是,迟妈作为一个老师,可以给学生像朋友一样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当我们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心里过不去的时候,包括我们工作之后的烦心事儿,都可以去跟迟妈聊一聊。记得我大三的时候,有一次被剧组,影展,课业多重的压力,压的喘不过气来,情绪特别激动,在迟妈办公室接近歇斯底里的宣泄,现在回想起来,真觉得自己有点任性的可笑。但迟妈完全没有不耐烦,放下手里的事情,抱着我一点点的安抚,让我冷静下来,帮我理顺,把当下的问题解决。迟妈这种心理上的疏导和陪伴,外加理性的指导。让我屡次在崩溃的边缘,都可以有个寄托,慢慢恢复元气,继续阳光的面对一切。


迟妈对学生的宠,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而是走心的,她对每一个学生都付出了真心,因人而异,给予恰到好处的关怀,而我们也爱她,一句“迟妈”,一生迟妈妈。

#她更是照亮前程的筑梦者#

而迟老师最打动我的,是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感,她一直在试图创造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一个让梦想成真的净土。由她和洪老师创立的凤凰花影社,让全厦大热爱影视的学生有了学习和实践的土壤;两岸大学生影像联展,让全国对电影怀揣热血的青年学生,拥有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我何其有幸,在第一届两岸大学生影像联展还在萌芽的阶段,就被迟老师委以重任参与策划和创办。当时,凤凰花影社聚集了一批热爱电影的学生,但拍出来的片子只能自己在小影厅看,甚至在厦大的知名度都非常有限,而校外更是非常偶尔地接到其他学校的邀请,去进行放映和展播。迟老师和洪老师觉得,应该给厦大热爱电影的学生们一个展示的平台,不光自己展示,也要邀请其他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一同参展,交流和讨论,构建一个让青年电影爱好者,发光的平台。


那个时候大二的我跟一位大三的学长,负责写第一届凤凰花季影展的策划。这种从零到一的校际间活动方案,涉及到数十所高校的邀请、接待、场地、物料采购等等,我们谁都没有做过。但迟老师就是用很信任的语气跟我们说“没事儿,谁都没做过,先试着写来看看。”


一开始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除了上课和剪片以外的时间,基本都呆在了迟老师办公室。从开始的小团队一直到后期联动学生会一起帮忙,迟老师在那个时候就是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会因为预算怎么花,物料怎么做而争辩,但大家的目标一致,都在为了那个理想中的东西顺利诞生而努力。广告专业的学生总是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象力,但在迟老师眼里,这些都值得鼓励,不用担心能不能实现,如果有困难,她会站在前面和学校沟通。


临近开幕那几天,迟老师办公室的灯每天都会亮到半夜,我们一起核对每一个邀请嘉宾的情况,分物资。每天工作结束,迟老师还要先开车送住在海韵的学生回宿舍,自己再回家。


从影展开始筹备,到到最后一场放映结束撤走最后一个易拉宝,工作人员是轮班倒,但迟老师都一直在第一线和大家在一起,亲历着每一场放映。也真的打造出了一个让来自不同地区、高校,热爱电影的同学们,展示影片,交流观点的影展,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当初迟老师在办公室说的“试一试”也终于成为了现实,在凤凰花开的时节让“凤凰花季”开花结果。


而对于当时包括我在内,参与影展工作的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我们第一个亲自写策划并见证执行落地的大型活动,因为得到了迟老师无条件的支持,她鼓励我们从无到有的创造,允许我们试错,在我们的放手一搏的背后,做我们坚实的靠山,让我们拥有了面对未知未来的勇气和自信。后来我们走向社会,在工作上再遇到天将重任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扛住压力,敢于承担。我们也时常回想和感谢,感谢迟老师当年,大胆的“试一试”。


随着我们一届届的毕业,影展也连着办了6年,每年办影展的那几天,我都会回到厦门,来到迟老师的办公室,遇到我们上下好几届的毕业生,每个人都去领点活儿干,小到分发物料,大到帮忙把控流程。对我们来讲,回来给影展帮忙,就像是回家过年一样,谁回家不帮妈妈干点活儿,那都说不过去。


这就是迟老师与我们之间的情感,不必多说,都在活儿里了。


2019年回校看影展,我把和迟妈拍的照片发在朋友圈,学弟妹说我像迟老师女儿,我回复:没错我是啊!


以下为作者和迟月利老师的近年合影

作者(右)与迟月利老师(左)拍摄于2015年,第二届凤凰花季影展

多名毕业生与迟月利老师(中)拍摄于2018年,第五届凤凰花季影展

与迟月利老师(右)拍摄于2019年,第六届凤凰花季影展

多名毕业生与迟月利老师(左三)拍摄于2021年,厦门大学百年校庆


作者简介

朱佳丽,女,2012-2016就读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系;在校期间担任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会主席。现就职于琥捷(北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助理。


文 | 朱佳丽

图 | 朱佳丽

编辑 | 胡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