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前,校主陈嘉庚先生对于救国兴邦发出了急切呼唤——“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正是这种爱国精神与雄健豪气,铸就了厦门大学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底气。
2024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正值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20日下午,“纪念陈嘉庚诞辰150周年特别读书会”在南光二报告厅举办。本次活动由“薪传读书会”主办,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学硕第一党支部与博士生党支部承办,主题为“从创‘企业王国’到建‘世界之大学’:读《陈嘉庚传》感悟校主家国情怀”。《陈嘉庚传》作者、我校朱水涌教授担任导读嘉宾,现场十余名业界嘉宾、近五十名师生通过笔记分享、论坛交流的形式展开深入对话,大家从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等多个维度分享了自己所理解的“嘉庚精神”。
朱水涌对活动表示肯定。他说:“本次读书会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我见过最认真、最深入、最实在,也是最有启发的一个读书会。”朱水涌从“历史与人生”“普通人与伟人”“人之常情与家国情怀”三方面,分享了他的创作故事和对嘉庚精神的感悟。“‘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嘉庚正是将个人理想融进了‘家国情怀’之中,这也是‘嘉庚精神’的核心所在。”朱水涌说,在创作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陈嘉庚的一生就是中华民族从觉醒到伟大复兴的缩影,陈嘉庚“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怀抱“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坚定信念开始了创办厦门大学的丰功伟业。

《陈嘉庚传》作者朱水涌进行导读
郭烨桐等四名同学分享了各自的读书笔记。同学们结合学科背景和学习经历,分享对于“嘉庚精神”中爱国爱乡、兴学救国、实业救国等精神的理解。“从民族危亡之际嘉庚先生对厦大学生以自强之心投入民族自强的希冀,到今天厦大学生在新的时代里自我革新、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永远是校主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他们表示,作为厦大后生,未来会继续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弘扬“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精神,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参与读书会的行业嘉宾一致认为,伟大的“嘉庚精神”是震撼人心、振奋人心的,更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和传承的。上海锦天城(厦门)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梁瑛认为,阅读《陈嘉庚传》,能够让我们将人物纳入大历史的背景下进行思考,审视这个人物每一步的人生的选择,从此来推行人性光辉。当代青年,目光不应仅仅局限于自己,而是要为了整个国家、为了整个人类的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与力量。
最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曾铮进行点评与总结。他表示,本次读书会创新形式,既是一场精彩的读书会,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既帮助同学们感悟嘉庚精神,也为学生搭建起与业界专家对话的桥梁。“学院将《陈嘉庚传》这本书赠给每一位新生,就是希望厦大新传学子不断学习和传承嘉庚精神。”他指出,作为厦大学子,我们要感悟和学习陈嘉庚先生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以“诚毅”为本,认真学习、提升素养,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努力奋斗,勇于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会嘉宾与师生代表合影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老师还有:厦门双十中学纪检委书记、厦门市资深教育工作者黄学斌,厦门爱乐乐团团长方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高级资深主管夏晓冬,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客户处主管/执行副总裁徐苏闽,厦门市越千阳发展有限公司咖啡品牌主理叶明,戴德梁行华南区项目管理服务部负责人/高级执行董事、厦门市思明区政协委员潘育敏,厦门黄石兄弟投资公司管理合伙人李金砚,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芬芬、副院长苏俊斌等。
“薪传读书会”始于2013年,是由师生自发组织的读书活动,每次活动所选书目既区别于本科阶段的通识读本,又不同于研究生阶段日常阅读的学术文献,而是构成新闻传播学科基础的哲学社会科学经典著作。在过往的90期读书活动中,《共产党宣言》《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新莱茵报》《寻乌调查》等经典著作在阅读书目上,中国人民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力丹等学界前辈以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青年学者胡翼青教授曾应邀到读书会与同学们交流读书心得。
文|谢绵霞庄苑薛丽莹
图|毛延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