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新传人”的视角和声音,让党的创新理论进学生党团组织、进社团、进课堂,形成“人人讲党课、处处是党课”的浓厚氛围,新闻传播学院特别策划“党课新传说”学生党建特色活动。4月3日,新闻传播学院“党课新传说”青年讲师团成立暨开讲仪式在自钦楼二楼多功能厅举行。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赖虹凯,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廖志丹,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伍伟平,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许美霞,教务处副处长、美育与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楼红英,校团委挂职副书记晏振宇,艺术学院教授王虹,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曾铮,院党委副书记李芬芬、黄辉,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迟月利,传播学系副主任史冬冬等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主办,“马新班”先锋党支部承办,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马新班”第六期学员彭轻梦主持。

曾铮在致辞中表示,一堂好的党课,不仅要守住“党味”,注重政治性与理论性;也要创造“鲜味”,让理论的宣讲和传播与时俱进、鲜活走心。他提出,“党课新传说”青年讲师团要在未来实践中不断求索、不断应变,“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有意思的事情做得有意义”。曾铮对青年讲师团提出三点希望:要打造小处着手、见微知著的党课;要打造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的党课;要打造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的党课。

随后,6组青年讲师结合自身经历,以青年新闻人视角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述党史国史团史、国情形势政策、校史校情、青年榜样故事、党史中的新闻人物故事以及实践考察中的所见所闻等,展现新时代新传人的新面貌。2021级博士研究生吴昭千梦讲述了“嘉庚先生与《南侨日报》”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校主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2022级本科生刘安欣从家乡变迁的小故事切入,叙述中国脱贫攻坚的大故事;2022级硕士生张铭洋将中华文明对外传播与新闻人的使命联系起来,生动阐释了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应循之道;2021级硕士生林宇阳从自身在宁夏海原支教扶贫的经历出发,讲述了动人的“山海情”;2022级本科生林晓彤以自己作为香港学生所见所闻说起,从细微的变化牵连起国家的大爱;2021级硕士生刘岚和2021级本科生何宇旋一同从埃德加·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讲起,表达了青年新闻人的使命与担当。

经过廖志丹、楼红英、晏振宇、王虹、史冬冬5位嘉宾评委和50位学生评委一一投票打分,林晓彤、林宇阳、张铭洋3位青年讲师脱颖而出,获得“金牌讲师”称号。

廖志丹、王虹分别对活动进行点评。廖志丹表示,大家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博士生,都能结合自己的关注点、自己成长的特质进行讲述,讲述质量很高,期待今后能够走出校园,走到中小学,走到更广泛的空间去宣讲,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她同时就宣讲的主题主线、内容布局、口齿清晰、讲述效果、脱稿展示、触动听众等方面提出建议。王虹则从语音、体态、语速、台位几个方面对青年讲师们做了点评。他认为,首先要做到普通话标准,语音面貌要好,不然会给听众带来不好的印象;其次,语速要有跌宕起伏,需要伴随故事情节有一定的变化;第三,一定要站到舞台的中间,自信大方地展示自己。

活动最后,廖志丹为6组青年讲师颁发聘书,赖虹凯为3名“金牌讲师”颁发奖杯。


文/蒋文昕 杨曼
图/刘若云 宋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