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吾辈自强!2020级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硕士党支部组织开展电影党课暨主题党日《长津湖》集体观影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党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强化理想信念,20211011日,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硕士党支部于思明电影演武分院(科学艺术中心)组织开展电影党课暨主题党日活动,共同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长津湖》,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缅怀保家卫国的革命先辈。

2020级学硕党支部成员观影前合影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感人历史。电影的开篇就用简短的篇幅和生动的情节告诉我们这场战争为什么要打。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美国政府就在我们的北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悍然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给我国的人民安全、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正如电影开篇毛泽东同志所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场仗如果他们不打,就是我们要打。

20级学硕党支部成员观影前合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耳熟能详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所诞生的背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以这种鲜活的方式在我们的眼前展开。

《长津湖》不仅是一场红色爱国主义电影,更是一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以影片的形式勾勒出了抗美援朝这段令人震撼的历史,近3个小时的观影活动,让在场的人员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顽强拼搏、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大无畏奋斗精神。


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精神


电影最后才出现的杨根思是一位江苏籍的志愿军烈士,在全连队只剩他一人时,为了守卫阵地,毅然抱着炸药包冲进了敌人的阵营,与敌军同归于尽。“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杨根思一生践行着“三个不相信”的铮铮誓言。195112月,志愿军总部把杨根思生前所在连队命名为“杨根思连”,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中第一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连队。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精神代代相传,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电影《长津湖》海报


我们把仗打了,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再打仗”“希望新一代活在一个不再充满硝烟的年代吧”......铭记历史,才能珍惜来之不易的现在,无数位保家卫国的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生活。

2020级学硕党支部成员观影后交流感想

观影结束后,支部党员们开展了电影党课暨主题党日活动,交流了各自的观影心得。

2020级新闻系硕士生戴旭泽同志说:“建国不久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迎来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敌人是军事力量不同量级的美国,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国的将士们再次上战场。在艰苦的条件下,英雄们依靠顽强的意志、不怕牺牲的热血,用血肉之躯阻击坦克,用机枪与战机对决,不知多少人的牺牲才换来下一代人的和平生活。战士背后有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但是在国家有难的当头,他们毫不犹豫地舍小家保大家。借观看电影的机会,我们得以在和平年代重温历史,缅怀英雄先烈,继承发扬英勇顽强的精神,感触颇多,久久不能平复。”

2020级广告系硕士生陈怡楠说:“长津湖讲述战士们不畏严寒、不畏牺牲,坚定信念,舍身为国,最终以敌强我弱、困难重重之下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英雄故事,看得我热泪盈眶,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的情景久久在我脑海中,他们每个个体都心中有信念,希望通过他们这一代的牺牲可以换来下一代的和平,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下一代,他们与敌人拼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2020级广告系硕士生刘中静说:“虽说是第二次看这部影片,但在雷公哼唱着沂蒙小调开着车运送标识弹的时候,在他牺牲前用最后一口气恳求战友们别把他一个人留在这的时候,在杨根思为了守护阵地抱着炸药包冲进敌群的时候,在无数的战士们啃着冻土豆而美军部队大肆过着感恩节的时候,依旧无法抑制住情绪。为了下一代能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甘愿去打这场仗,那是一种多么伟大精神。我们有幸依靠他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更应当心怀感恩,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延续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完成好新的时代命题。”

本次电影党课暨《长津湖》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2020级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硕士党支部的党员们纷纷表示,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和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学史崇德,以实际行动弘扬优良传统。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支部成员应当将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同行,努力磨练专业知识,在自己的位置上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刘中静,图/2020级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硕士党支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