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存谈文化产业园区的“实”与“名”

   20131118日下午440,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和文化部副教授高宏存在新闻传播学院209教室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名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实与名”的讲座。

高宏存开篇以“798艺术宣传区”为例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时尚文化发展的趋势。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着各种不足,这也就引起了我国对于文化园区管理制度的一系列思考。

高宏存先对产业园区的定名进行了解释。“产业园区”是由“产业集聚”进化而来的。从“时间之维”的角度来说,产业集聚始于1880年英国报业,之后电影、演艺、影视、动画、游戏也迅速发展起来,文化园区真正形成于2000年的美国。从“空间之域”的角度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集聚区――文化产业园区――创意城市”的模式。

之后高宏存又从以下八个侧面阐释了对文化产业园区的认识。首先,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要把握资源禀赋以传承既有文化,实现既有文化的活态化。不仅如此,还应借用空间集中以形成产业集聚,实现主导产业与多业态的融合。同时,管理形态多元与政府市场互动也是必要的。政府管理下的文化产业易出现“不计成本,不顾效益”的情况。开封市政府投入四千万举办大型实景演出,就是政府管理弊端的典例。为此,要实现内部空间集聚到外部扩散跨界,突破园区概念到从创意城市跨越;利用溢出效应,使领军龙头企业与各类专业化公司关联共生,并完备产销一体化与多功能复合发展的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加快培养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

面对我国文化产业出现的各类问题,高宏存提出了他的四点见解。第一,统一管理形成合力。第二,建立文化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体系,这包括研发创新能力、集约程度、行业影响、社会贡献和管理效能、文化内涵、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人才状况八项,其中文化内涵最为重要。第三,创新管理形态和园区动力机制。第四,创造“四种资本”充足供应产业环境。

这次讲座使同学们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需要努力的方向。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必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走向新的高峰。             

   

                                                       (文:采编部 刘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