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7年“环球时报新闻传播公益奖助学金”评选通知



《环球时报》社积极争取与各大高校进行多方面战略合作,为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贡献力量。经双方协商,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设立“环球时报公益基金”,奖励和资助成绩优异、勤奋好学但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

一、奖励金额和奖励名额

环球时报新闻传播公益奖助学金评定时间为每学年秋季学期,资助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全日制二年级及以上学生20名,其中本科生13名、研究生7名,每名奖励2000元。

二、申请者条件

(一)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具有良好的品行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遵守校纪校规,无处分记录、无通报批评记录(例如因旷课、宿舍卫生等被学校、学院通报批评);

认真学习,上一学年无课程成绩不合格情况;

参加志愿服务,参评年度志愿服务时长不低于8小时(本科生须厦门大学青年志愿者管理系统认证,研究生须厦门大学青年志愿者管理系统认证或学院学工组备案认证)。

2.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较强组织纪律性。

积极参加本年度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厦门大学记者节”等专业相关的竞赛和活动,“厦门大学记者节”系列活动中参与次数达到1次(含1次)以上或在相关的作品征集中投稿1篇以上(含1篇)。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以学校和学院备案信息为准,不包括个人单独实践)其中,本科生上一学年内,原则上须参加至少1次,毕业班学生可使用暑期专业实习证明,有突出表现者优先。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本科生体测成绩及格或以上。

  

(二)优先条件

相同条件下,以下条件者优先:

1.积极代表学院或学校参加体育竞赛等活动,如各类校级和院级运动会、篮球赛、啦啦操比赛等活动。

2.积极参与或组织学生工作,有突出贡献者优先。

3.孤儿贫困生;烈士家庭的贫困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生;享受最低生活补贴家庭的贫困生;双亲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生;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的“五保户”及其它经济困难的家庭;国家级贫困县城镇的双亲下岗家庭的贫困生。

  

三、环球时报新闻传播公益奖助学金的评选程序

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负责组织的“环球时报新闻传播公益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简称“评审委员会”),组织“环球时报新闻传播公益奖助学金”评审事宜,各同学提交申请材料,学院评审委员会确定推荐获奖者名单,报由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确认最终获奖名单。

  

五、申请事项

请有意申报的同学,将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请按评奖办法于1213日上午1100前送交给各年级辅导员老师,申请表电子版请标明主题“申报环球时报奖助学金+姓名+年级”,发送至xwxypy@xmu.edu.cn

申请者需提供的材料包括:

1、“环球时报新闻传播公益奖助学金”申请表(一式一份)(申请表见附件;请注意本科和研究生申请表不同)

2、个人获奖相关证明资料复印件(一式一份)

3、发表学术论文或新闻作品复印件(一式一份)

4、参加各类实践、实习活动的证明资料及表现证明(一式一份)

5、成绩单(可前往学生事务大厅打印)

  

特别说明:

1、自20179月以来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2017年下半年校级奖学金、2017年新闻传播学院人民网奖学金(“人民网优秀论文奖”除外)的同学不能参与此次评奖。

2、获得本次“环球时报公益奖助学金”的本科生不能同时获批2018年校庆期间校级奖学金(文庆、本栋、亚南三大奖除外)和2017年天艺文创奖学金、吕行口语奖学金、国强传媒学子奖助学金、2018年天进奖学金、天进励志奖学金等学院设立的奖助学金。

3、获得本次“环球时报公益奖助学金”的研究生不能同时获批2017年天艺文创奖学金、吕行口语奖学金、国强传媒学子奖助学金、2018年天进奖学金、天进励志奖学金等学院设立的奖助学金。

    4、在籍期间,凡已获得过“环球时报新闻传播公益奖助学金”,原则上不再参评此奖项。

附件1:本科生申请表.doc

附件2:研究生申请表.doc

附件3:环球时报新闻传播公益奖助学金评选办法(2017.12.07修订).docx

  

新闻传播学院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