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动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促进学生学术科技成果的涌现,选拔优秀的作品参加201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校将举办第十三届“挑战杯”厦门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竞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
二、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三、竞赛日程
1.竞赛首轮立项:2011年9月至11月
前期准备和宣传,项目推荐组队申报,初审和立项资助。
2.竞赛首轮立项项目第一期评审: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
项目调研和第一期评审,确定获得第二期资助的项目及比例,由相关领域专家对项目提出改进意见。
3.竞赛首轮立项项目第二期评审:2012年4月至2011年7月
进一步完善项目,对各项目成员进行相关培训,组织进行第二期评审,对优秀项目进行第三期资助。
4.竞赛第二轮立项:2012年5月至9月
在前期准备和宣传基础上,进行第二轮项目推荐申报组队,进行第二轮项目立项资助。
5.竞赛第二轮立项项目评审:2012年10月至12月
进一步完善各项目,对各项目成员进行相关培训,组织评审,对第二轮优秀项目进行第二期资助。
6.竞赛总评审:2013年2月至4月
针对所有通过前期评审的项目进行培训和完善,组织专业答辩培训,进行终审答辩,评出相应奖项。
四、参赛要求
1.参赛的作品应具有发明点、创新点、现实性、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计民生、更加贴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特点。
2.参赛作品具体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
(2)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3)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五、工作要求
1.请各院团委高度重视,积极争取所在单位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竞赛推进方案,广泛宣传发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次竞赛,为竞赛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积极的导向。
2.请各院团委按照竞赛项目推荐原则,重点挖掘本科生的自主创新作品,确定重点项目,认真做好本单位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的推荐、申报、组队和指导,以及相关组织协调工作。
3.各单位项目推荐申报截止时间为2011年11月20日24:00,每件作品均须填写《第十三届“挑战杯”厦门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推荐表》(见附件),一式一份并加盖单位公章提交至竞赛组委会。
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自钦楼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学生科创资料室,办公室电话:0592―2187665,传真:0592―2186206,邮箱:xskjcyzx@xmu.edu.cn。竞赛设专门网站,网站地址:http://tw.xmu.edu.cn/xmukc。
挑战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