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定是根据《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手册》中“研究生学位工作文件”相关条例和规定/办法制定的,未尽事宜请参照毕业生当年最新版的《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手册》和研究生院最新通知。解释权归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以下工作请结合参考相关工作指南★
★学制内研究生毕业生的时间安排(大致时间段,详情可参考有关工作)
时间 | 完成课程学分 | 硕士开题报告审核 | 讲座/实习/文献综述 | 博士中期考核 (含中期考核二阶段-开题报告审核) | 论文定稿提交与查重(提交截止后学院自动进入查重和组织送审工作) | 送审及结果反馈 | 答辩 | 学位申请材料个人提交截止日期 |
6月份申请学位 | 一年级/二年级 | 硕士二年级春季学期(个人提交截止: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五) | 三年春季学期级(个人提交截止:开学前2月左右) |
【2024级及之前】中期考核:三年级上学期 (个人提交截止:每年10月最后一个周五) 注:前置工作--开题报告审核须在二年级下学期完成(个人提交开题审核表截止: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五);
【2025级及之后】中期考核(与二阶段开题报告审核合并):二年级下学期 (个人提交截止: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五)。
中期考核两阶段工作要求见专题通知。
|
【硕士】3月第三个周五内
【博士】预答辩审核材料截止后5个工作日内
(博士预答辩结果个人提交截止:3月第四个周五内)
| 4月底至5月中旬 (视前序事务整体执行情况及个人论文评阅进度另行通知) | 论文外审(含博士质量核查)通过后,每年5月第三周至6月第一周 (须视前序流程执行情况) |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召开日前15个工作日(视实际工作进展及研究生院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
12月份申请学位 | 一年级/二年级 | 硕士二年级春季学期(个人提交截止: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五) | 三年春季学期级(个人提交截止:开学前2月左右) |
【2024级及之前】三年级上学期(个人截止至每年10月最后一个周五); 【2025级及之后】二年级下学期(截止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五)。
中期考核两阶段工作要求见专题通知。 。
|
【硕士】10月第三个周五内
【博士】预答辩审核材料截止后5个工作日内
(博士预答辩结果个人提交截止:10月第四个周五内)
| 11月中下旬 (须视前序事务整体执行情况及个人论文评阅进度另行通知) | 11月份 |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召开日期前15个工作日(视实际工作进展及研究生院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
(1)以上对应的日期为递交材料的截止日期,请毕业生在查重工作之前,至少提前三周将论文终稿递交给导师修改,经导师审核通过,方可以开始查重、送审、答辩等一系列工作。
(2)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须先取得研究生院批复同意,方可与高一年级人员一同安排毕业(学位)论文送审、论文答辩以及相关毕业事宜。提前毕业工作可见研究生教育手册内《厦门大学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实施办法》【(2023)厦大研50号】。提前毕业申请需在学校指定受理期限内,通过教务服务平台“提前毕业”应用提交并请导师审核。
(3)请提前毕业和延期毕业的同学加入毕业工作QQ群(见相关邮件或群通知),以免遗漏相关通知信息。
(4)延期的同学请在系统“学籍异动管理”中提交“延长学习年限申请”,并提请导师签署同意。
(5)已结业的同学按《厦门大学研究生申请结业证书换发毕业证书办理办法》要求,填写《厦门大学结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申请书》https://gs.xmu.edu.cn/info/1791/27301.htm,经导师、学院同意后报研究院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论文相关流程。
(6)学术讲座审核工作:6月及12月申请学位人员的最后一次登记审核一般截止时间为硕士三年下/博士四年下开学初(即每年2月左右),可进行审核的讲座参与记录应为硕士三年上/博士四年上的讲座(最多到1月31日举办的讲座),过往或新学期的讲座不计入。最终计算参与次数的讲座举办时间为一年级上9月至硕士三年上/博士四年上的讲座(最多到1月31日举办的讲座)。获准延毕人员,审核期限和与会记录有效期可适当顺延。
(7)博士中期考核工作办法见:【工作规范】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办法-新闻传播学院;两个阶段的考核工作采集要求和个人申报时间规范见:【工作指南】研究生论文开题(含博士中期考核)核查工作流程-新闻传播学院。
(8)凡符合相关开展条件的,均须在个人提交截止时间前启动,以便取得有关记录并完成系统申报。请个人及时查看相关工作规范和工作指南,并与导师保持密切协作。提前毕业人员因涉及提前毕业资格审核,上述工作开展须提前统筹,以免错过提前毕业资格审核(【工作规范】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实施办法(2019年修订)-新闻传播学院)。
(9)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日期详见校历,证书制作工作将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决议后由研究生院组织实施,发放工作由研究生院另行指导学院实施。自个人提交送审申请后的所有毕业工作环节的具体执行日期均无法预先明确,直至学位申请材料个人提交工作完成前,个人应当服从学院的有关安排,不得无故离校或拒绝配合有关线下工作安排。
★毕业生请提前自查以下内容:
◇确定是否完费(全程学费);
◇学分是否已经达到培养计划的标准;
◇博士需要检查在申请学位之前,是否已按培养计划要求发表了申请学位的科研成果/创新性成果,是否已录入系统,是否请导师和研究生秘书审核。
◇硕士是否已录入全部科研信息,导师系统审核(【工作指南】研究生科研学术活动资助项目申报院级受理工作流程-新闻传播学院)。
【省流版】整体工作要求及常用文件资源
☆学分审查(课程学分)要素及要求
课程学分.png

☆学分审查(其它培养方案学分)要素及要求
学分审查.png

☆毕业生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png

★请各位毕业生仔细阅读以下相关规定,最终的时间截点安排以研究生院文件要求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的通知为准,请务必关注专题群通知。
★通知中相关附件下载
附件1: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办法.pdf
附件2: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学位申请与授予工作实施细则.pdf
附件3: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化审查承诺书.docx
附件4: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预答辩决议表.pdf
附件4: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预答辩考核工作办法.pdf
附件5:教育部论文送审平台-10384_XXHZB-姓名.xlsx
附件5:教育部平台送审的学位论文格式要求.docx
附件6: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导师同意书(适用于学位论文各类复审如增聘等).docx
附件7:(学术硕、博)研究生学籍学位档案卷内目录.docx
附件7:(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籍学位档案卷内目录.docx
★关于学科、学位名称表述问题:
【学硕、博士】
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0503)
二级学科:新闻学(050301)、广告学(0503Z1)、传播学(050302)
学位名称: 文学硕士学位
【专硕】
学科名称:新闻与传播(0552)
学位名称: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
【拆解版】各项工作开展规范(按工作实施顺序编写)
一、提交社会实践、博士教学实践记录(时间安排见最上方或已公布的学年工作安排表,采集规范见相关工作指南)
★文件规定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实践活动报告书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实践活动报告书——硕士博士通用-新闻传播学院
☆关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规定的通知
关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规定的通知-新闻传播学院
☆【博】关于印发《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gs.xmu.edu.cn/info/1711/34711.htm
★【工作指南】研究生社会实践(含博士教学实践)活动学分审查工作流程
【工作指南】研究生社会实践(含博士教学实践)活动学分审查工作流程-新闻传播学院
★上传材料包括《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实习实践申请表》《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报告书》和5000字实习心得;博士还需同步提交《厦门大学课程教学助理岗位考核表》或《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环节免修申请表》。
上述材料纸质版自行保留,在指定提交毕业生档案材料时送至教秘办公室。
二、毕业学分审核(个人自查及相关特殊情况处置工作应在硕士三年级下学期/博士四年级下学期初,即每年2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学院在三月中旬自行处理。审核过程异议处,将与相关人员确认和沟通)
☆学分是否已经达到培养计划的标准;
其他培养方案学分内容包括:开题报告(博士、硕士);文献综述与科研报告(博士、硕士);学术交流(博士、硕士);中期考核(博士);学术讲座(博士、学硕);行业前沿讲座(专硕);社会实践与创新实践(博士、学硕);专业实践(专硕);教学实践(博士)。
☆毕业学分审核的标准是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必修课有成绩有学分;
2.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均达到最低学分标准;
3.总学分达到最低学分标准;
在满足培养方案要求的必修课学习和学分要求下,其他多选的必修课所习得的学分可以转换成选修课的学分。在毕业审核时,学院和学校会进行相应审查。
☆系统里是否已填好前置学历、学位信息,请注意学历证书号和学位证书号不能填错。核对研究生系统个人信息是否有误,可自行修改。政治面貌信息的变更需要先联系辅导员采集、党口审核,再由辅导员通知教秘批量更新。
☆请检查是否有进行图像信息采集。关于做好2025届毕(结)业学生图像信息采集及确认工作的通知(2024)厦大研67号https://gs.xmu.edu.cn/info/1791/53931.htm未完成图像信息采集无法进行学位论文送审流程。(务必使用当年研究生院最新通知,2025届仅做参考)
☆个人完成图像采集后,研究生院会定期导入系统,一般需要2-3个工作日,如长时间未在系统里显示学信网照片的同学,请联系研究生院老师2181473。学籍网、研究生院系统学位申请的照片必须一致!
☆博士需要检查在申请学位之前,是否已按培养计划要求发表了申学位的论文的科研成果,是否已录入系统,是否请导师和研究生秘书审核。逾期不再审核。
☆硕士是否已录入全部科研信息。逾期不再审核。
☆延期的同学请在系统“学籍异动管理”中提交“延长学习年限申请”,并提请导师签署同意。
三、论文定稿提交与送审评阅
★提前了解省流版中的附件1、附件2。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的规定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的规定-新闻传播学院
★关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的通知 https://gs.xmu.edu.cn/info/1631/53641.htm
★“学位服务”模块,填写“毕业生登记表”。
★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评阅(含答辩材料)采集工作流程-新闻传播学院
☆重点提要
【硕士】
3月第三个周五内电子版论文。《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系统填写后生成pdf,需要导师签字)及《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化审查承诺书》(附件3,完成后由导师签字),上述两个文件扫描后合并为1个pdf文档,上传至教务服务平台“送审申请管理”应用中的“导师已签字审核申请表”-“附件”通道。
上述材料纸质版自行保留,在指定提交毕业生档案材料时送至教秘办公室。
【注意】由于系统上传过程存在导师审核或签字环节,请预留一定时间量给导师审批,请提前了解操作流程,请勿在截止日当天完成系统操作,避免出现异常时相关部门或技术人员已下班问题得不到解决。如因个人时间管理原因造成的逾期未提交,学院不再进行补充受理。
【博士】
1、10月第四个周五内先完成预答辩及提交相关审核材料:应在教务服务平台“预答辩管理应用”模块中完成。以下材料电子版(合并为1个pdf)上传至“预答辩申请”-“论文与其他附件情况”中的附件上传通道。
1)《厦门大学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系统打印,完成至导师签字);
2)《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预答辩决议表》(附件4,完成至组长签字);
3)《研究生科研成果汇总表》(系统打印,完成至本人签字)。
上述材料纸质版自行保留,在指定提交毕业生档案材料时送至教秘办公室。
2、预答辩审核材料截止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电子版论文:
《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系统填写后生成pdf,需要导师签字)及《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化审查承诺书》(附件3,完成后由导师签字),上述两个文件扫描后合并为1个pdf文档,上传至教务服务平台“送审申请管理”应用中的“导师已签字审核申请表”-“附件”通道。
上述材料纸质版自行保留,在指定提交毕业生档案材料时送至教秘办公室。
【注意】由于系统上传过程存在导师审核或签字环节,请预留一定时间量给导师审批,请提前了解操作流程,请勿在截止日当天完成系统操作,避免出现异常时相关部门或技术人员已下班问题得不到解决。如因个人时间管理原因造成的逾期未提交,学院不再进行补充受理。
☆电子版论文格式再提醒(可在教务平台“送审申请管理”中查看和操作)——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将通过教育部论文送审平台送审,请遵照以下规范处理,否则可能无法送审/查重或查重/评阅结果不合格(以下内容摘自省流版中附件5:教育部平台送审的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1)【电子版学位论文一】查重论文:
学位论文(WORD版本)邮件和论文均命名为“学号_作者_论文题目_专业_导师”(务必按要求命名,否则影响查重结果,后果自负)。
(2)【电子版学位论文二】教育部平台送审学位论文:
a.教育部学位中心平台送审以电子版论文为准,不再提交纸质版。论文的封面隐去学校、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保留学科专业名称、论文题目、学号。封面的学校代码记得删除。
b.论文内容中隐去学校、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相关信息。版权使用授权、原创声明请勿签字(里面的“厦门大学”字样都要删除)。删除致谢页。
c.论文以“10384_学号_LW.pdf”命名,注意:LW是“论文”的拼音缩写,不是论文题目,固定不修改,只填写学号。
d.论文摘要以“10384_学号_ZY.txt命名,注意:ZY是“摘要”的拼音缩写,固定不修改,只填写学号。摘要只要中文,不需要英文,不需要关键字。
e.填写《教育部学位论文送审平台模板》(表格系统下载,填写提示见附件5 excel),按要求填写(黄色部分必填),同论文一起提交。请以“10384_XXHZB-张三.xlsx”命名,注意:张三是需要修改成个人中文姓名,其他字段和符号保持不变。
温馨提醒:
☆学位论文开启查重送审环节需要导师同意;导师签字代表该生的论文已达到相对应的学位论文要求,同意学位论文查重、送审、答辩的所有流程,且该流程一旦开启不可中止。
☆提交论文必须是终稿,若提供的检测论文与送审学位论文不一致,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论文作者本人负责。
☆由于论文送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且4、5月份及10、11月都是全国各高校答辩高峰,为了符合学校相关政策和流程,又不耽误毕业生的准时毕业,请按学院通知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切勿逾期提交造成延期答辩或延毕情况。
☆自个人在系统上完成送审申请起,上传的论文即处于锁闭状态,直接进入查重和平台送审环节,除非查重情况不符合送审条件被要求退回(学院会一对一通知涉及人员整改)外,不存在撤稿或中途更新的情形,否则将按照扰乱论文送审工作秩序,终止个人在本轮学位申请工作批次的参与资格。
四、论文答辩
☆论文的格式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关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的通知》https://gs.xmu.edu.cn/info/1631/53641.htm
☆关于答辩安排的几点解释:
1.关于送审的时间和答辩安排时间。4、5、6月份全国都是答辩高峰,评阅专家都忙于全国各高校的硕士、博士论文评阅,请务必按时提交论文材料,给专家足够的评审时间。
2.提交论文后,学院需要整理,确保每一篇论文的去向和收回,所以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和时间。请耐心等待通知!
3.学院同样也有答辩高峰的问题(博士、硕士、本科),答辩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论文送审结果是否符合答辩要求;同方向同学一般4人为一个答辩小组;协调答辩老师的时间;协调答辩教室;协调答辩秘书;等。答辩预估在5月份,答辩安排复杂且极其不易协调,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同学们务必要配合学院的答辩安排,请各位同学谅解!请耐心等待通知!
★如何解读评阅结果(得分):
硕士学位论文2位评阅人,博士学位论文3位评阅人。
①所有评阅人认为论文已达到学位论文水平(评阅给分在70分及以上)的,申请人可以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②所有评阅人中如有两名或两名以上评阅人认为论文未达到学位论文水平(评阅给分在70分以下)的,申请人不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③有一名评阅人认为论文未达到学位论文水平(评阅给分在70分以下)的,应增聘两名评阅人进行评阅。增聘的两名评阅人如均认为论文达到学位论文水平(评阅给分在70分及以上)的,申请人可以进入论文答辩环节。增聘的两名评阅人中如有一名评阅人认为论文未达到学位论文水平(评阅给分在70分以下)的,申请人不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增聘的申请人需提交《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导师同意书》(附件6)及修改后的论文方可进行送审。
④首次论文送审(含增聘送审)后不能进入答辩环节的申请人应当修改论文,至少 1 个月后(自收齐评阅意见起计算)才能重新申请论文送审。第二次论文送审(含增聘送审)后仍不能进入答辩环节的,应当重新修改或撰写论文,至少 3 个月后(自收齐第二次评阅意见起计算)才能重新申请论文送审。第三次论文送审(含增聘送审)后仍不能进入答辩环节的,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继续送审。
如出现增聘或二次送审结果,学院将一对一告知相关涉及人员,根据有关处置流程推进后续工作,其他未涉及人员将统一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工作,下一个环节工作的实施将由学院统一发布和安排。请勿在等候期间另行安排其他重要的个人活动,以免在下一环节工作公布时,个人无法及时配合。
★如何进行答辩准备:论文评阅成绩达到要求的申请人根据专家评阅意见修改完善论文后经导师同意方可申请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
具体工作如下:
1)根据专家评阅意见修改完善论文,并完善之前删除的部分,例如致谢等。完成修改后,请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论文(提交时间、提交方式请关注群通知)。
2)论文修改的过程中,对论文题目有进行微调的,请一定要按照截图指示的步骤在系统里进行修改!


3)博士的答辩由本人与导师沟通后安排答辩,请联系答辩秘书做答辩准备,领取答辩材料,后续工作请咨询研究生秘书。
4)答辩需要准备简短的论文自述或者PPT。根据答辩主席要求,时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答辩过程中请每位同学自备纸和笔,将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及本人的答案记录下来,备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在一个单位时间(4小时)最多答辩4篇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在一个单位时间(2小时)最多答辩2篇论文。
5)博士生还需自行携带录音笔,进行全程录音,并将录音内容刻录至光盘。
6)请务必向导师汇报答辩时间和答辩地点,若导师不能出席答辩现场,可以请导师撰写答辩情况说明,现场请答辩秘书代读。
7)答辩请务必注意着装整洁。
8)其它未尽事宜可查看省流版中的附件1,附件2。
重点提要:
1. 评阅合格人员即视为进入答辩预备状态,个人应做好相关到场准备,不得以个人安排冲突拒绝配合或申请调整答辩安排。如未规定时间提交论文的,将取消答辩资格;不接受学院答辩时间安排的,将取消答辩资格。6月份申请学位批次的答辩安排将不受理以上“取消答辩资格”同学的答辩工作(12月份申请学位批次同理),后续答辩流程是否继续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商议。
2.如非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影响,答辩工作须由本人线下参与。博士答辩专家因涉及校外人员,如专家确须线上参与,应参照特殊时期线上答辩要求执行,须由答辩人提出事前申请,通过审核后方可执行。具体详见:
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线上答辩相关事项规定.pdf
五、答辩结束(学位申请材料提交,离校手续办理工作由学工口指导,双证领取工作另行通知)
1. 提交论文电子版:(提交方式见采集工作流程-系统+在线采集)【工作指南】研究生毕业论文送审评阅(含答辩材料)采集工作流程-新闻传播学院
1)此论文电子版应根据论文评阅专家及答辩专家的意见修改,同时系统中若需要修改中英文题目、中英文关键字、摘要、研究方向,请一并修改。按研究生院要求,修改后论文需要再次进行查重,论文检测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或备案存档。备注2)
2)此论文电子版应为答辩通过后的最终定稿,且与纸质版论文完全一致,上传格式统一为PDF;该电子版同时将作为研究生院备案版,用于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论文抽查之用,为此,系统提交时一定是完整的实名版,且需要按照系统规范提交,不能缺失任何结构。
☆提交论文电子版命名方式:
学号_作者_论文题目_专业_导师。
例:30620XX1151122_张三_XXXXX_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_李四
☆论文内容:电子版论文必须含论文封面、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著作权等学位论文的全部组成部分。
1)不需要填写评阅专家信息;
2)电子版论文中的原创性声明和著作权使用声明须为纸质版论文的扫描版(作者、指导教师和日期信息均须填写);
3)最后一页需要附上答辩委员会的名单。
模板: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如链接失效,请通过研究生院网站gs.xmu.edu.cn搜索“答辩委员会”,名单可通过教务系统答辩结果相关模块查询)。
2. 提交科研成果电子版:(提交方式见采集工作流程-系统+在线采集)
【博士】
必须提交科研成果电子版(无须学院盖章或教秘签字):为了完整的体现研究生的科研水平,请按照指定方式提交1份pdf,命名为“学号+姓名+科研成果”。
内容主要包括:
1)研究生系统中科研成果电子版(系统完成后导出pdf)。
2)在学期间所有科研成果(不仅是用于申请学位的创新性成果)的扫描件(pdf),扫描件的内容参考“3. 提交档案纸质材料”中创新性成果提交内容要求。
【硕士】
参照上述博士采集规范执行,如无科研成果,提交空白电子版至在线采集表。
3. 提交档案纸质材料:为了避免材料混乱和丢失,请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以下三类材料(提交时间请关注群通知)。
A.实习实践材料原件(需要导师签字、非本院盖章或因特殊情况有证明的材料,均需提供):
◇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实习实践申请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实习实践申请表》
◇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实习实践报告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实习实践报告表》
◇ 5000字心得。
上述材料视为实习环节(学分录入)记录。
【注:如申请免修,应当根据免修条件提供符合条件的证明材料作为对上述材料的替代。】
博士学位申请人还应提供:
◇ 《厦门大学课程教学助理岗位考核表》,该材料视为教学实践环节(学分录入)的记录。
【注:如申请免修,应当按照个人免修条件提供《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环节免修申请表》及免修支撑材料,免修支撑材料可为:他教学机构提供的认证材料(类似《厦门大学课程教学助理岗位考核表》或单位证明】。
B.学位论文送审环节材料原件:《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化审查承诺书》(导师签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预答辩决议表》(仅博士)
【注:如答辩前出现二次送审、增聘、答辩时被要求论文大修的、质量核查质量较低的,还应提供《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同意书》(出现几次交几份)】
C.学籍档案存档材料原件:
◇ 研究生学位申请表(一式两份,学位申请表附页生成的科研成果汇总表可不打印);
◇ 研究生科研成果汇总表(一式两份,以科研成果采集模块导出的版本为准);
◇ 《研究生论文答辩档案袋》(1份,指定提交日内现场领取并填写);
◇ 《研究生学籍学位档案立卷归档》(1份,请注意根据专业区分使用指定表格);
◇ 光盘(1份,自费,文印店可刻录,请务必在光盘外用记号笔注明学号和姓名);
◇ 论文4本(需要印制5本,黑白打印,1本自行送图书馆)。
注:所有终稿论文(尤其是用于图书馆、档案馆存档用途)的论文原创性声明及著作使用声明一定要个人签字和导师签字(不能是电子签打印版)。最后一页需要附上答辩委员会的名单(可在答辩结果录入后在系统中导出,见"1.提交论文电子版")。
博士学位申请人还必须提供中期考核两个阶段记录、创新性成果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 中期考核一阶段研究计划(至导师签字部分)+二阶段《开题报告审核表》(专家签字)
◇ 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并在复印页首页填写“学号+姓名”。创新性成果材料依据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
1)论文类:应当提供刊物封面、目录页、版权页、论文全文(被SCI、SSCI、A&HCI收录的学术论文提供须提供录用函或图书馆开具的录用证明);
2)专著、教材类:应当提供封面、目录,含版权页,其他说明页(用于体现字数统计、作者简介及工作单位信息页等的附页,如前言、后续,如已在版权页内则无须提供);
3)研究报告或咨询报告:应当提供报告、批示或采纳证明(录用单位和证明落章须保持一致)等;
4)国际会议的会议论文:应当提供会议正式征文通知(Final Call for Abstract,含大会网址)、摘要或论文录用函和大会邀请函(应体现被录用的论文标题和申请人以口头报告形式参会,须有导师签字)、发表论文全文(含作者署名排序,须有导师签字)、会议日程安排(须含本人口头汇报的日程页面)、预答辩期间答辩专家对创新性成果材料的认定决议、其他补充材料。
【注:如邀请函录用函等原件仅有电子版,可将打印件视作原件,但不可使用截图打印件。】
温馨提醒:
1. 所有档案材料切忌用涂改液,减少错误,若有错误直接划掉重填。并在修改的地方签上自己的姓名以示正式。如无特殊说明,材料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单面或双面印制。
2.光盘内容应包含:硕/博论文电子版(按通知里提交的格式)、硕/博答辩专家信息、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内容规范详见“2. 提交科研成果电子版”)、博士答辩现场录音。
3.档案材料提交清单以最新工作通知为准,为规范档案管理,还可能涉及其他材料的补充归档,如入学时的体检报告、专家推荐信等申请材料,请给予配合。
4.论文的打印和光盘刻录可到外文学院二楼201文印室(联系电话18150890781),请携带学生证或者E卡通登记,打印费由学院统一支付(彩印自付费、复杂性排版需自付费)。论文打印涉及登记、核实个人信息,无特殊情况必须个人亲自到场确认身份后打印。硕士一般用浅黄色封皮。博士一般用深蓝色封皮。免费额度:硕士不超过5本(黑白打印),博士不超过10本(黑白打印,含答辩时送专家的5本)。
★请注意上述材料提交时间和提交注意事项!
★请结合参考相关工作指南!
重要说明:
◇向图书馆提交1本纸质论文用于办理离校手续(该手续完成情况将记入离校系统中)。此注意事项仅用于提醒作用,相关信息请咨询图书馆管理员。电子版论文上传路径:厦门大学图书馆主页“论文提交”模块(上传要求详见:https://etd.xmu.edu.cn/upload/default.asp,如链接失效请通过图书馆主页library.xmu.edu.cn搜索)。
◇涉密论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国家保密局关于印发《涉密研究生与涉密学位论文管理办法》的通知。
详见网址链接:http://www.moe.edu.cn/srcsite/A22/moe_839/201701/t20170103_29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