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落实“行走木兰溪 汇聚青力量”专项实践部署,“两岸潮声”实践队于2025年6月26日前往福建莆田,开展以“湄洲妈祖文化在两岸传播与融合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东山行宫
烟火人间中的信仰场域
本次实践以非遗调研、文化采访与影像记录为主要方式,深入木兰溪流域,从妈祖文化的在地实践出发,聚焦两岸共同的文化记忆,从青年视角探寻信仰力量与文化认同的深层联系。

在莆田市城厢区闹市之中的东山湄洲妈祖行宫,实践队员走进了一片信仰的静土。古榕参天、香火缭绕、青瓦朱檐,历史与人文气息交织出一方文化圣地。这是妈祖庙宇中唯一被称为“行宫”的场所,承载着妈祖出巡时驻跸的历史记忆。

殿内两尊宋代樟木雕妈祖像,让人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梳妆楼”里的一面镜子、一张梳妆桌,则还原了妈祖温婉人性的一面。实践队通过记录仪式空间、访谈长者信众,体会“神格”与“人性”在日常中的交融,深入思考文化如何在生活中延续与转化。
行宫工作人员热情介绍了祖庙出巡的习俗与两岸信众的积极参与——妈祖庙出巡至此驻跸,这不仅是仪式,更是一条连接海峡两岸的“文化桥梁”。
探访妈祖研究院
传承文化的坚实平台
实践队随后走访中华妈祖莆田研究院,与研究人员展开座谈,深入了解妈祖文化在非遗保护、制度运作与两岸交流中的当代表达路径。

“妈祖不只是信仰,更是一座文化桥梁,是两岸人民心灵的共同依托。”研究专家指出。队员们就“青年如何理解传统”“妈祖文化如何走出去”等问题踊跃提问,围绕史源溯流、海洋文化基因、文创开发与青年互动展开交流,进一步激发对文化使命与时代担当的思考。
青年叙事
影像记录文化共感
在本次调研中,实践队同步开展Vlog影像记录,由来自台湾的学生担任叙述主角,通过镜头真实呈现调研中的观察与情感流动。田野采访、宫庙香火、专家交流,每一帧画面都不仅记录调研内容,更传递出两岸青年对妈祖文化的新理解与心灵共鸣。

这不仅是一场文化探访,更是一场关于身份与信仰的深度对话。在烈日奔走中,队员不断提问与思考,在跨越地理差异的文化交流中实现自我成长。
在行走中汲取文化养分
在交流中坚定文化自信
此次实践不仅锻炼了队员的田野调查能力与影像表达能力,更通过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妈祖信仰所蕴含的精神凝聚力与两岸文化的血脉连结。

从走访行宫庙宇到对话研究专家,从香火氤氲的仪式空间到青年主导的影像记录,“两岸潮声”实践队在脚步中感悟文化,在交流中坚定信念。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走进信仰、触摸历史、体认民族情感的深刻旅程。特别是在两岸妈祖文化持续交流的背景下,更深刻理解了青年一代肩负的时代使命与文化责任。
文 | 黄凯欣 高家安
图 | 陈语涵 杨淯婷
拍摄 | 高家安 杨淯婷 陈语涵
剪辑 | 张嘉琪
编辑 | 林卓键
初审 | 张嘉琪
指导老师 |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