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师恩

【我的厦大故事 】 胡盛、梁慧、王文静:一位美国教师的中国情结

在上一期“我的厦大故事”中

我们为大家讲述了外教英健老师

与中国、与厦大新传系的点点滴滴


文章一经推送

便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

也勾起了许多院友对于英健的回忆和怀念


我院退休教授朱月昌表示

这篇文章对他的触动很大:


佘绍敏老师“我的厦大故事”怀念英健博士的文章,勾起了我的回忆及对英健的深深的怀念!


我在给国新96级学生上课时,给胡盛、梁慧、王文静三人布置了一个作业:采写英健。他们花一个星期,三次深入采访完成了作业,我略作修改后发给了福建日报,稿件一经刊登,就被全国十多家报刊转载。中国新闻社向海外华人报刊发了通稿,就连“作家文摘”也全文转载。英健本人收到来信一百多封,她把能收集到的各报刊的该报道尽力收集(据她自己对我说有近30种,居然还有英文版)。


现把我复印给英健的作家文摘上三位系友的文章《一位美国教师的中国情结》转发如下,作为佘老师文章的补篇。

——朱月昌

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随三位系友的采访脚步

来看看英健老师的中国情结吧!



一位美国教师的中国情结


文:胡盛、梁慧、王文静


英健博士(Dr Janice M Engsberg)是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任教的美国专家,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今年是她来华从教15周年。采访英健博士那天,她恰好要去听厦门爱乐乐团的露天音乐会,她热情地邀我们同行,于是我们有机会真切地去分享一下这位美国教师的中国生活。


“与中国文化相爱”


称英健是爱乐乐团最忠实的“铁杆”,一点也不夸张。对乐团的演出,她每场必看,而且与乐团的成员全成了好朋友。在音乐会的间歇,乐团的摄影师跑过来,拿出一张照片给英健,她接过照片高兴地说“啊!那是我!”然后像孩子一样把头靠在摄影师的肩上,用中国话说“你真好!”这是在前一天露天表演时拍的,在听众中这位高鼻银发的“乐迷”特别显眼。


对英健来说,这支“异国”乐队带给她的不仅是精彩的音乐,更是浓浓的中国文化。当乐团指挥郑小瑛问她为什么每场必到时,她的理由之一便是:“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在音乐会上她能见到各式各样的中国人,观察他们,从而感受和了解中国文化。”和许多痴迷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一样,英健用她细腻的感触尽情地“享受”。她嗜好收集,钱币、字画、八卦图、甚至农家草帽都是她的“珍品”;她喜欢游览神州,北至哈尔滨,西至喀什、吐鲁番都有她的足迹。15年的中国生活使她从游客、社会学家,到自觉的宣传和参与者,角色随着爱的积淀情不自禁地改变着。她常常用相机记录她的中国情怀,镜头里有闽南家居、有街头凡人,也有雄山丽水;闲暇时她会骑着车在城市的小巷里逛,体会原汁原味的市井风情。为了使爱乐乐团扩大影响,她业余时间帮助建立乐团网站,做翻译,几乎每场音乐会后她都会给郑小瑛教授发电子邮件,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电视台要办英语新闻,她又不辞劳苦地跑去帮忙……回美国时,她常被邀请作报告,而她最喜欢讲的是“中国社会的新文化”。人们总爱问英健,为什么会在中国工作这么久,每逢此时,她就用不很标准的普通话一板一眼地说:“与中国人民,相爱。与中国文化,相爱。”


“准”记者的洋教师


教学是英健在中国生活中最要的部分。她教授的是传播学,面对的是一群思维活跃的“准”记者学生和一个与文化、体制关系密切的行业。英健说她所做的就是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方法和理论。“我希望我的学生今后能在国际社会中加强中国自己的声音。”她真诚地说。


英健是个非常严格的老师,尤其反对拖拉的习气。不少学生都有过被她的deadline(最后期限)逼得“无处可逃”的经历。“有时这是惟一可以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办法。”英健耸耸肩,双手一摊,一脸无奈,“因为将来我的学生绝大多数会去新闻媒体工作,新闻工作中充满了‘最后期限’,他们应当早点学会尊重并习惯它。”


英健对自己也很严格,15年来她从未缺过课并且非常守时。“我年纪大,醒得比较慢。”她笑着打趣。如果早晨8点有课,她6点就会起床,先听听新闻,做做体操,然后将上课所需的资料再翻阅一次,记下一些感想,等到完全满意了,才会到教室给学生上课。


学生都说,接到英健批改的作业就像和她在交谈。字里行间全是批注,有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有问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时是对你的一个观点大加赞扬,甚至会画一张微笑的脸和大大的“good”来奖励你。作为她的学生,你会发现英健的眼里从来不揉沙子,在她的面前,你是认真、勤奋还是懒惰、马虎,就像小葱拌豆腐,总是一清二白的。


英健天生的幽默、乐观和体贴使她把一些本来很严肃的话题变得很活泼,把一些本来很程式化的工作变得很温馨,把一些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变成了教育学生的生动事例。有一次她和学生一起活动,回来后的课堂上,她突然问起那天每个人的衣着。大家面面相觑,而英健却能一五一十地描述出来。让学生懂得细心观察生活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这就是她的良苦用心。


英健又是一个很懂得给学生“留面子”的老师,她知道顾全学生的“面子”也就是保住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她从不公开点名批评,每次发试卷时,英健会将卷子翻扣过来发给学生,为他们的成绩保守秘密。这种作法得到了每一届学生的欢迎。一位已在电视台工作的学生告诉我们“英健老师教的东西特别有用。”现在她的学生大多和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逢圣诞节,英健都会收到全国各地发来的贺卡,这也是英健最快乐的日子,她会把那些风格各异的贺卡带到课堂上给学生看,如数家珍地讲述一个个成长的故事。


热心的好“公民”


热心、率直、大嗓门、闲不住,这些都是英健的“名片”。说到热心肠,这里有一个颇带传奇色彩的故事:有一次在广州坐公交车,突然一个男学生上前来问她:“Are you Janice?” (你是英健吗?)一开始,英健还以为又是想和她聊天练口语的人,但男学生自我介绍说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生,正在为毕业论文收集资料,他需要的几本英文原著在许多图书馆都借不到,刚才朋友告诉他说前面那人叫英健,可能会有他需要的书,就冒昧地来借。把书借给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这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但英健仍然把书给了他,她说她无法拒绝这么勤奋努力的学生。


早几年,学生们会在圣诞节收到英健的邀请,全班到她家里参加一个热闹的party,感受融洽的师生情谊。后来她用举办party的钱和平日的节余,在系里设立了“英健助学金”,每年资助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了解到学生们学习研究需要英文报刊,她又把自己订的几份刊物每期都按时送到了资料室。每到同学写论文,她那不大的家俨然成了一个“小图书馆”,无论是多么珍贵的材料,只要对学生有帮助,她从不吝惜。


她已完全把自己融入这个她称为第二故乡的城市,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她的感情。新闻系的朱月昌教授向我们谈起了这样一件“琐事”。有一次,系里的老师参加教工运动会的入场式排练。练了几次,队伍总是走不齐。喊口号的老师竭尽了全力,声音还是不够响亮,达不到效果。这一切英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立即从队伍中站出来,用她那特有的大嗓门一丝不苟地喊起了“一二一”的口令,还不断鼓舞大家振作精神……那次排练的效果出奇地好。


教学之余,英健依然闲不住,对公益之事情有独钟。植树节那天,在海沧大桥旁,她一口气种了五株红树;国际环境日那天,她又和厦门大学的师生一起在海边清理垃圾……她说她经历了厦门城市不断进步的历程,所以特别珍惜。采访的那天晚上,我们边走边聊,说着说着她突然刹住话音,循着她的目光,我们看见有人正从一辆面包车里把垃圾往路边扔。当看到第二包垃圾被扔出来时,她急了,用中国话大声说:“哎呀!不要把垃圾扔在那里!那里不准扔垃圾!厦门是个很干净的地方!”扔垃圾的人难堪地把垃圾捡回车里。她就是这样呵护着她热爱的这一草一木。她说:“在厦门的这十几年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会一直工作到退休。”英健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拿到中国绿卡。“如果没有绿卡,退休以后只能以旅游签证来中国,住在旅馆里,停留几天就得走,每当想到这儿……”英健不无感伤地对我们说“我心里就很难受。”的确,她真的割舍不下这让她心醉神迷的中国文化,也离不开她的中国朋友、学生和这座美丽的城市。



人物简介:英健,美国纽约州大学传播学博士。1986年应邀来华,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任教至今。曾获国务院授权、外国专家局颁发的国家级外国专家“友谊奖”,福建省“友谊奖”,厦门大学“服务奖”。

(本文摘自《三月风》2001年第10期)

英健(左)获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贡献奖”,郑小瑛对其表示祝贺(图源网络)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英健老师既是学生们的良师

同时也是他们的益友

相信她的音容笑貌以及开朗乐观的精神

会永远留存在学生们的心中



文 | 朱月昌 胡盛 梁慧 王文静

图 | 网络

编辑 | 胡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