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师恩

【我的厦大故事】张铭清:履冰临渊忆建院

2007年6月6日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式成立

这个日子对于厦门大学来说是一个重大节日

它标志着厦大新闻传播教育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作为新闻传播学院的首任院长

张铭清教授亲历了建院的整个过程

从意料之外的受聘

到千头万绪的筹建

再到最后冠盖云集的建院庆典

他都留下了颇多感触

今天就让我们以张铭清教授的视角

一起感受新闻传播学院建院的整个过程


履冰临渊忆建院


2007年6月6日9时,厦大新闻传播学院成立庆典在校内克立楼隆重举行。庆典冠盖云集,集一时之盛,被称为当代我国大学二级学院最高规格的成立庆典。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13年过去了。但是当年建院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01 意料之外的受聘

2006年1月13日,我到厦门参加海峡两岸一年一度的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此前得悉我到厦门的消息后,时任厦大人文学院新闻系副主任黄星民即邀请我第二天上午到厦大作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报告。征得我同意后,厦大还发了海报。


1月14日上午9点,报告会由人文学院院长陈支平主持。开讲前,举行了聘任我担任厦大兼职教授的仪式,并颁发聘书。此前我并不知道有这个安排,不免错愕。黄星民老师解释说,这是厦大惯例,凡是来厦大作报告的专家学者,都授予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以示尊师重道。


黄老师在对我的简历作了介绍后说,今天的报告主题是海峡两岸新闻交流。突然改变了原定的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主题,黄老师事先并没有对我说明。我的第一反应是错愕,以为他记错了事先约定的报告主题,那么我是该做个更正,还是将错就错,按他的介绍,就海峡两岸新闻交流呢?我还在犹豫中,黄老师似乎也看出我写在脸上的疑惑,并不做解释,只对我意味深长的诡异一笑,接着带头鼓掌。俗话说,临阵换将,兵之大忌。临讲换题,是不是演讲之大忌呢?我总不能打退堂鼓,罢讲啊。


面对台下期待的目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霎那间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感觉油然而生。好在我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新闻、在人民日报福建记者站干新闻、在国台办担任新闻局长和新闻发言人的经历,有做对台工作的实践,尽管今天没有带这个内容的讲稿,应对海峡两岸新闻交流这个题目,还是可以信手拈来,不会怯场的。我从厦大对台新闻交流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谈起,结合两岸关系形势,提出厦大可以总结两岸新闻传播交流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研究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的新闻理论和实践。2个小时转瞬即过,后续半小时的现场提问环节,不敢说对答如流,至少算应付自如。现场的热烈气氛也说明,听众都认为我是有备而来,驾轻就熟是必然的,压根儿不知道是我猝不及防、现炒现卖的急就章,就连我也无从知道,这是有心人布下的“陷阱”呢。


午餐时,陈院长和黄老师似乎意有所指地提及北大请邵华泽,清华请范敬宜、人大请赵启正担任新闻学院院长的事,还请我谈谈看法。因为,邵华泽和范敬宜曾经担任过人民日报社长和总编辑,是我的老领导。赵启正担任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主任期间,与我在国台办的工作有很密切的联系,外宣办还聘请我担任顾问。我对他们仕而优则教的情况还比较了解,之前也注意到2005年11月17日的《南方周末》以“官员进高校任新闻学院院长,执教成特殊群体”为题的文章认为,官员从行政岗位上退下来,进大学做教授,选择了学者的新身份,能上能下,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他们比进人大政协工作有了更好的平台,也疏通了“官本位”观念淤塞的退出通道,开创了官员淡出政坛的“第三条道路”。这种选择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可能形成一种新的机制。对学校来说,邀请领导干部兼职或者担任学院领导,将他们的资源吸纳到学校,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地位,扩大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我是认同《南方周末》这个看法的,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聘请新闻界的领导担任新闻学院院长,能够发挥他们在业界丰富的新闻实践的经验,用他们的精神资源补上新闻教育中实践性不足的短板。双方各取所需,顺理成章,是一件扬长补短的好事。


这些看法,只当是茶余饭后的闲聊,对厦大聘任我担任兼职教授,临时改变报告主题为两岸新闻交流,甚至主动谈起新闻界领导到大学担任新闻学院院长的话题,如此种种安排,后来寻思是说者有心,听者无意。可当时压根儿没有觉得这些与我有什么关系,当然也没有悟出这些活动安排的弦外之音。


两天后按原定行程返京。当天下午,我正在厦门机场候机准备登机时,突然见黄星民老师冒着瓢泼大雨急匆匆赶到贵宾室。我以为他是专程来给我送行的,赶忙迎上去示谢。黄老师赶紧摆摆手,气喘吁吁地直奔主题:朱校长派他马上赶来机场,面谈我是否同意出任厦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见我一脸茫然,他解释说,两年前,厦大就开始筹建新闻传播学院。朱校长认为,建院的关键是找到胜任的院长,找不到合适的院长就不要建院。于是厦大就在全国乃至海外物色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人选。日前,他们赴京走访中央新闻单位的厦大校友,请他们推荐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人选,不料,他们好像事先约定好了一样,众口一词地推荐我是最合适的人选。更为巧合的是,他们推荐的人选竟然和校领导不谋而合。


事后得知,早在2005年4月,我应厦门市委邀请,在厦门作过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报告。当时去听我报告的厦大领导曾希望市委安排我到厦大再作一场。后因我的日程已满,无法安排。当时,厦大已经开始物色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在市委听过我作报告的领导,结合我的专业、工作背景,认为我就是很合适的人选。真没想到2005年未能安排的一场报告,竟然与厦大对我的一次“面试”失之交臂。


因此,这次邀请我来厦大作报告,包括更换报告主题的安排和用餐时的闲谈,竟然也是有备而来的“面试”的一部分,就是对我是否能够担任厦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考察。只是我这个当事人还被蒙在鼓里。


就在我的报告会后,朱校长与相关人员一致认为我就是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合适人选。得知我17日返京,朱校长才立即请黄老师赶到机场,上演了一出“黄老师雨中追院长”的一幕。


我非常感谢朱校长的盛情,但是我尚未退休,中央有规定,在职是不能兼任外面的工作的,而且作为中管干部,职务变动需要国台办报告中组部批准。建议厦大给国台办正式行文,提出聘任我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要求,等我退休后,再按程序办理完毕后才能赴任。黄老师如释重负,表示把我的意见向朱校长报告,并转达朱校长希望安排时间与我面谈。


这年10月我在厦门时,黄老师便与谈我的聘任事项。原来,1月份我来厦大作报告后,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就给学校打了聘请我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报告。提出了我适任的四条理由:1、符合学院今后发展的学术带头人的条件。2、当前,我国许多重要的新闻学院院长多来自新闻实践部门,如北大的邵华泽是原人民日报社长,清华的范敬宜是人民日报原总编辑,人大的赵启正是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复旦的赵凯是原文汇新民报业集团社长,暨大的范以锦是原南方报业集团董事长等。3、我对厦门大学有深厚的感情,帮助厦大办了很多事情,比如为新闻传播系申请到博士点工作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4、领导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为人正派。


校领导经过认真研究,形成了聘任我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共识,正式通过了我的聘任。因为我在1986年人民日报担任记者时,就评为高级记者正高职称,决定同时聘我为正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12月31日,厦门大学以(2007)135号文件公布选聘张铭清(传播学)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学校对我院发展的期望值很高,定位国家一流为目标。要求我提前介入建院的筹备工作。鉴于其它受聘担任新闻学院院长,是不管院务的挂名的虚职,学校领导较明确我的聘任是实职,每年在学院的时间要9个月以上。


我对厦大的信任表示感谢,争取尽快来厦大拜会朱校长。因为我还在国台办任职,在学校没有完成正式聘任手续前,也可以提前为建院的筹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2006年10月18日,我随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厦门参加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拜会了朱校长。


朱校长对我应聘表示感谢,称经过两年的遴选,反复比较,还是认为我最合适。在我1月份到厦大作报告后,他就听到对我的正面反映,一直把这件事挂在心上,还在出国访问行前征求了新闻系师生的意见。他对新闻学院寄予厚望,希望我到任后,努力把新闻学院办成与经济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一样的名牌学院。


我感谢厦大的信任,表示自己虽然有学新闻、干新闻、管新闻的经历,与新闻有不解之缘,熟悉媒体运作,对两岸的新闻界也比较熟悉,但从未涉足高校的教育工作,对科研也缺乏经验。相信在学校的领导下,团结全院师生做好工作。我已把厦大聘请我的想法与国台办领导沟通过,国台办也征求了中组部的意见,他们原则上表示支持,可以走程序了。


11月6日,黄老师来京,介绍学院的情况,还就学院争取博士点、系领导的人事安排征求我的意见。他曾与台湾的新闻界朋友谈及聘任我的事,得到他们的一致称赞和鼓励,称我是一块金字招牌,本身就是一大新闻。可以利用丰厚的两岸新闻界资源,至少可以在东南亚独树一帜,办出特色。一些热心的台湾新闻界朋友还对建院工作提了具体意见。


2006年11月20日,厦门大学以(2006)30号文件向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出“关于敦聘张铭清同志出任我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函。


2006年11月30日,中组部通知:国台办领导已到退休年龄的几位同志转任海协会领导,暂不办理退休手续。当天,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以(2006)56号文件给厦门大学复函:“厦大函(2006)30号函悉。经研究,同意你校聘请我办张铭清同志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台办和海协会领导,以及中组部的复函,在都同意的批示后,也明确要求不能影响海协会的工作。


12月6日,朱校长在收到国台办的复函后,在校长办公会上宣布了我的任职,并介绍了我的基本情况。他说经过学校和新闻系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合适人选,对做出努力的人员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提出抓紧建院筹备工作,力争在明年校庆期间举办建院庆典,筹备工作按照倒计时抓紧进行。


2006年12月31日,厦门大学以(2006)160号文件发出“聘任张铭清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任职通知。


2007年1月5日,我到厦门参加“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揭晓”活动。黄老师送来厦大的聘任通知。厦大人事处2006年12月30日给我发函:“我校新闻传播学院现已正式成立。不论是您的学术水平还是长期对台工作的经验,以及您在台湾的知名度,您都是我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难得的合适人选。2006年11月,我校向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函,商请国台办支持您到我校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现已获批准。不知您近期是否方便来校,请您指导学院建设并商谈聘任的有关事宜。另外,2007年1月5日,台湾东森媒体集团副总裁赵怡一行五人也将抵达厦门,朱崇实校长届时将安排时间与您以及赵副总裁会面。”


2007年1月7日,我按照学校人事处的要求,带着关于建院筹备的相关资料来到厦大,与人事处白锡能处长就签署聘任合同内容交换意见,经双方同意后,再与朱校长签订聘任合同。


下午3时,陪同朱校长、潘世墨副校长,会见来厦门参加“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揭晓”活动的台湾东森媒体集团副总裁赵怡。因为在国台办工作期间与赵怡很熟。他一见到我就问我,知不知道今天台湾新闻界的一大新闻?见我不置可否,他自问自答:就是您来厦大任新闻学院院长的新闻啊。本来你担任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台湾无人不知,连种地瓜的农民都知道你。他指着我对朱校长和潘世墨副校长说,你们厦大有眼光,聘他来当院长。以前,厦大最出名的老师是易中天,张院长在台湾可比他出名多啦!


会见结束后,我与校人事处白处长、人文学院陈支平院长以及新闻学院的领导认真研究了建院相关事项。


第二天,《厦门日报》在一、二版刊登了我以厦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身份陪同朱校长会见赵怡和新闻学院建院的消息。媒体认为,我的学术背景与厦大新闻传播学的定位十分契合,是厦大聘任我的主要原因。接着频频接到朋友的祝贺电话。


1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台湾文献工程》汇报座谈会上,与新任厦大书记朱之文见面。朱书记欢迎我到厦大工作,说他回厦大到任后签发的第一份文件就是我的聘任书。参加活动的国台办领导称赞厦大对我的聘任看得准,有眼光,不乏对我的溢美之词。朱书记感谢国台办的支持,并说学校已经批准建院方案,争取在4月6日校庆期间学院挂牌希望我抓紧到位。我希望学校尽快确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以便名正言顺地开展筹备工作。5月28日,学校对学院班子的考核完成,并确定了人选,经学校批准后发文。


4月11日9时,在厦门大学聘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签约仪式上,朱校长十分肯定我是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适任人选,对我主持学院工作寄以厚望。我感谢厦大的信任,尽管自己才疏学浅,不熟悉大学教育,但一定力尽绵薄,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帮助下,与全院同事共同努力,把资源优势变成教学优势,有信心办好有特色的新闻传播学院,不辜负学校与全院师生的期望。我与朱校长正式签订了聘任合同当天,就在网上看到签约报道的两岸及海外朋友频频来电致贺。


6月1日,校报刊登了我以“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为题的上任感言,如实披露了我的心态:“我是怀着感恩和履冰临渊的心态走进厦大的。非常感谢厦大给我一个进入教育这个神圣殿堂的机会,使我有了在新的领域活动的平台和挥洒空间。一纸薄薄的聘书,凝聚着厦大的信任和重托,闪烁着全院师生期盼的目光,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

其实,我对厦大并不陌生。1965年高考,厦大是我报考的志愿之一,但未能如愿。谁料到,当年不得厦大之门而入的学生,41年后,厦大向他敞开大门,延为人师,岂非造化弄人?


我在人民日报福建记者站工作的10年间,经常到这所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采访。我写的回顾校主办学的通讯“倾家兴学风范在”刊载在1983年10月22日的《人民日报》,我先后采访报道过厦大校长田昭武、王洛林,数学家陈景润,生物学家王凯华等教授。也多次随中央领导来厦大做过报道。


02 千头万绪的筹建

4月6日在厦大86年校庆期间,我到厦大与朱之文书记、朱崇实校长商谈建院挂牌的安排。他们认为庆典的安排,要作为学校办的一件大事来办,而且一定要办好。在学院班子尚未确定前,建院筹备工作由我牵头协调,提出挂牌时间,尽快展开建院筹备工作。考虑到建院挂牌活动邀请的两岸新闻界的专家学者水平很高,应该举办有学术含量的配套活动,如“两岸三地新闻传播论坛”,为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确定了6月6日挂牌,有近两个月的时间的筹备,工作安排可以更从容一些。


为了落实校领导关于把建院庆典作为学校办的一件大事来办,而且一定要办好的指示精神,我在建院筹备工作会上,提出了邀请高层次的嘉宾建议,经过讨论并经校领导批准,确定了拟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1948年毕业的厦大校友),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香港阳光卫视董事会主席、著名电视主持人杨澜,海峡两岸新闻界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我负责联系他们并确定他们的行程安排。如果张克辉副主席应邀,按规矩,全国政协会通知福建省、厦门市政协领导陪同。请学校邀请国台办、福建省和厦门市新闻宣传方面的领导。按6月6日挂牌的建院庆典方案,倒计时排出每天日程表,并做了明确的任务分工,落实到人,各负其责,每天召开碰头会检查筹备工作进度,向学校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通报。对没有完成进度的,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同时还要考虑不可预测的突发情况,要留有余地,以确保6月6日挂牌的方案顺利实施。


返京后,我立即与最重要的嘉宾张克辉副主席联系。他在福建担任过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我在人民日报福建记者站工作时与他多有接触。1987年10月25日,他作为党的13大代表接受过我的采访,内容涉及他在台湾彰化出生,1948年到厦大求学,1949年后无法再回台湾,在大陆参加工作,以及他多次提出回台湾探亲受阻的经历,盼望祖国早日统一,分离两岸的骨肉早日团圆。10月28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我专访他的通讯“悠悠故乡情,拳拳赤子心”。因为他的特殊经历,又代表了广大台湾同胞盼望祖国统一、亲人早日团圆的心情,文章被多家媒体转载。


此后,他接到来自两岸的很多电话、信件,对他表达了广大台湾同胞的心声表示感谢。他也因此向我表示感谢,并建立了密切联系。他说他以前一直婉拒记者采访,我是他第一个接受采访的记者。


后来,他到全国台联、台盟中央工作后,我也调到国台办工作,由于都在涉台单位工作,经常在工作中见面。他写的电影、电视剧本“云水谣”“谢雪红”还请我提出修改意见,协助在相关部门立项。


这次邀请他来参加建院庆典,他表示,如果时间允许一定出席。他还要求厦大给全国政协办公厅发邀请函。我即向朱校长报告了情况,并建议给全国政协办公厅发邀请函的邀请理由可考虑:1、张副主席是厦大杰出校友,兼任厦大北京校友会长。2、新成立的新闻传播学院以对台为特色,他是我国对台工作的国家领导人,他能参加庆典既符合他的工作身份,也是对新闻传播学院对台特色的肯定、鼓励和支持。3、可以在台湾乃至海外产生国家领导人重视教育和对台工作的影响。邀请函由朱校长定稿后签发正本后,还建议副本由我面呈张副主席。


鉴于张副主席的分量,如果他能成行,必然大大提高庆典规格。因为担心张副主席来厦门活动有变,我一直与他的秘书李晓峰保持联系。4月16日,李秘书来电告,邀请函已经送给张副主席了。他还告诉我,张副主席17日到福建出差,20日从泉州返京。我提出,能否在张副主席到泉州时,安排朱校长拜见一下?李秘书经请示张副主席,他一口答应,还说,自己是厦大北京校友会长,认识朱校长,19日傍晚和晚上可以安排。我立即报告朱校长,朱校长也很高兴。在我面呈张副主席的邀请函后,请朱校长面见他进一步确认就更保险了。事后得知,张副主席与朱校长相谈尽欢,6月6日出席庆典的事可以确定,我心上的一块石头才落了下来。


对赵启正主任,刘长乐主席和杨澜的邀请也很顺利。与他们有很多工作联系,互相支持、帮助解决困难的事情很多。所以,他们都一口答应。他们都是大忙人,为了来参加建院庆典,推辞或调整了已经定下了的工作安排。赵启正主任正在天津母亲垂危的病床前尽孝,还安排父亲90大寿的祝寿,也是赶来出席庆典后当天返回天津。刘长乐改变了国外出访日程,杨澜优先保证出席庆典和安排在下午的演讲,当天连夜赶到长沙,主持由中央领导指定她主持的大型募捐晚会。这些朋友的支持令人感动。


在向学校报告拟邀请的这些嘉宾的名单时,有人还对他们是否应邀将信将疑,一再问我他们能不能确定,但我心中有数,肯定地表示“他们没有婉拒,要照他们能来做好接待准备工作。”


4月27日,朱校长召开建院庆典协调会,提出庆典活动要有学术性,不要搞成嘉年华。因此,提出了两岸新闻界知名专家学者等名单,报请学校审定后,由国台办审定。有些重要嘉宾,需要厦门市领导、校领导会见,也提出名单报校领导核定并由校办联系厦门市委办,根据嘉宾的日程安排会见时间、地点。


6月1日,我一到厦大,立即在学院开碰头会,审看学院宣传片,检查各项庆典筹备工作的进展。由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分别报告工作进展后,我强调了庆典无小事,任何细节都要认真反复地捋几遍,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前。如果整个活动有100个细节,只要有1个细节出了纰漏,那就不是1%的问题,是100%的问题。特别是庆典,我不放心,开完会,立即到克立楼庆典会场,检查每个细节,实地预演一遍,针对出现的漏洞、疏忽之处,立即整改,安排落实责任人,并与校办一一对接落实。


在庆典会场,突然接到赵启正电话说,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黄菊同志去世。他在上海担任副市长时与黄菊是同事,如果告别会与建院庆典时间冲突,他就无法来厦大了。我以此事为例,特别交待各个活动的主持人在介绍嘉宾姓名、职务时务必一一核对、核实,千万不要出错。比如像赵启正这种临时出现变化的情况,必须事前搞清楚。尤其是介绍台湾的嘉宾的职务时必须规范,不能出现只有主权国家才能使用的头衔,如果出现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称呼就是政治错误,一定要避免。


晚上餐聚,答谢对学院成立赞助的菲律宾华侨、厦大校友庄启明、台湾新闻学者郑贞铭、开办新闻系的老师许清茂、陈扬明、杨金德、袁蓉芳、陈安全等离退休教职员工,称他们是有功之臣。我说,按理我应该向各位登门拜访,因为时间紧,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感谢各位。吃水不忘打井人,感谢他们为今天建院打下的基础,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建院,今后,还要倚仗这些元老的指教、支持。


6月3日,我到机场接刘长乐并安排校领导会见后,学校联系市委安排他与市委何立峰书记会面,我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办主任朱清陪同。何立峰对我到厦大任职表示赞赏,称为领导干部退休后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6月5日下午,张克辉、赵启正、杨澜和吴征伉俪等重要嘉宾先后到达,我与校办领导到机场接机。赵启正告,他是从黄菊同志告别仪式后直奔机场的。杨澜在机场被粉丝包围,冲破重围才得以脱身的。他们这些贵宾都安排了何立峰书记会见和宴请,我和校领导作为东道主作陪。


就在会见、宴请期间,潘副校长、校办刘主任电话不断,催我到庆典现场,需要敲定主席台座位安排、贺电、贺函顺序,题词贺词的排列……等具体事项,都要我拍板。好在刚刚到任的学院党委书记邓朝晖鼎力相助,她情况熟悉,作风干练,风风火火,解决了不少棘手问题,不愧为救护队长。大家一直折腾到午夜,到家后才感到筋疲力尽。


03 冠盖云集的庆典

6月6日,建院庆典隆重热烈。学院指定我为主持人,介绍嘉宾: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孙亚夫,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赵晨抒,香港凤凰董事局兼总裁主席刘长乐,香港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著名电视主持人杨澜,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叶家松,厦大党委书记朱之文、校长朱崇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复旦大学教授童兵,厦门市领导陈修茂、杜明聪,洪碧玲等。


来自台港澳的嘉宾:中国国民党政策委员会副执行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中国时报常务董事兼时报周刊董事长胡鸿仁,联合报文化基金会执行长夏训夷、东森电视公司董事长魏启林、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有线电视之母周荃、香港中国评论杂志社社长郭伟峰、总编辑周建闽(厦大校友)等等。  


我特别介绍了这些嘉宾为了出席今天的庆典如何克服各种困难、改变原定日程的情况。对他们的厚爱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接着,由张克辉副主席和朱崇实校长为学院揭牌,朱校长向我颁发聘任证书,佩戴厦门大学校徽后,我表示,接过薄薄的一纸聘书,感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一定力尽绵薄,在校领导和全院教职工的支持下,把工作做好,不辜负学校和学院师生们的信任和期望。


接着国台办副主任、厦大校友孙亚夫,台湾新闻界代表周荃、学生代表陈星星、厦门市政协主席、厦大校友陈修茂致词祝贺。


建院庆典,收到近百件海峡两岸知名人士的题词,主要有:中国记协主席,人民日报原社长、总编辑邵华泽:立足中华,面向海洋;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发来贺信:鸿猷大展,英才辈出;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平理若衡,照辞如镜,动墨横锦,摇笔散珠;新党主席郁慕明:作育英才;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文化先锋;朱之文书记:传播优秀文化;朱崇实校长:繁荣新闻传播事业。


发来贺电、贺信的有: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教育部港澳台办主任曹国兴等26份,通过视频发来的台湾新闻界朋友有30多位。


一个小时的庆典结束后,紧接着是赵启正、童兵、刘长乐、杨澜、张荣恭五场南强学术讲座,三场兄弟院校代表学术讲座和五场杰出校友的演讲。我主持了赵启正的开讲。赵启正有中国形象化妆师的雅号,他的题为“学新闻的人要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演讲广证博引,口若悬河,现场气氛热烈,在提问互动环节,更为活跃,问的新颖,答的精彩,效果甚佳。过后,他说,你们厦大的学生水平相当不错,可与北大、清华和人大比肩,他很享受这种高水平、甚至尖锐的问题的挑战。


同时在图书馆举办的刘长乐“华语媒体的历史使命” 的演讲和杨澜的“相信诚意与爱的力量”演讲,听众爆满,走廊、过道里挤满了学生,把会场的门都挤倒下来了。图书馆馆长告诉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人拥挤的情况,如果不阻挡人流,可能会发生踩踏和楼面垮塌的危险,让我设法控制听众,我也无可奈何,只能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好在没有发生意外。


他们在演讲开始前,朱校长都向他们颁发了厦门大学兼职教授证书,希望他们常来厦大研究交流。在见证他们接受聘书的时候,想起一年前我接受兼职教授证书情景。那时,我是厦大请来的客人,今天成了颁发仪式的厦大的一员,主客易位,感慨万千。


下午主持题为“携手两岸,面向世界”两岸三地新闻传播论坛。聚集两岸三地专家学者人大新闻学者方汉奇、复旦教授童兵、北大新闻学院副院长程曼丽、台湾新闻学者郑贞铭、日本学者卓南生、本校台湾研究院院长陈孔立、本院教授许清茂、赵振祥等两岸新闻研究的权威,他们的发言高屋建瓴,高谈阔论,水平一流,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主持演讲期间,还抽空赶场与台湾铭传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杨志弘签署了合作协议;与亚奥广告公司签订广告实习基地合同,庄启明校友捐赠45万元仪式。8点,赶场到晚会现场审看节目,慰问在短时间办出高质量晚会的师生们。


庆典当晚,我陪同朱之文书记、厦门市政协主席陈修茂、市委宣传部长洪碧玲宴请答谢赵启正、赵晨纾、周荃等两岸新闻界人士,我谈及建立“院长论坛”作为两岸新闻传播界交流活动的高层次平台,得到大家的赞同,建议由厦大新闻传播学院牵头。


6月7日,主持了另外两场“南强讲座”:中国国民党政策委员会副执行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题为“中华文化与两岸交流”的演讲和复旦大学教授童兵题为“执政党对新闻传媒的使用与管理”。两个演讲各有特色,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


在学院总结这次活动时,我由衷感谢大家的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才保证了活动功德圆满。虽然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开了个好头,但是,开头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序幕拉开了,大戏需要全院齐心协力,集思广益,才能演出一台好戏。建议尽快完善院务会、选聘会、学术委员会等工作机构,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请由刚到任的邓朝晖书记负责。


04 明确涉台特色

一入校门深似海。为了恶补大学教育的短板,我在一年前就开始收集相关大学教育的资料,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原校党委书记王豪杰赠我他刚出版的新著《梦萦南强》,书中那句话“院长的主要职责归根到底就是抓好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两项工作”对我启发很大。一些有高校工作经验的朋友也告诫我:做到院长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同时应该“学、政双栖”,因为无学不能服众,无政难以运作。这些对我这个刚刚踏进校门的新手很有启发。


结合工作实际,我明确认识到,特色是大学文化,彰显学校的个性,是有别于其它大学的独特的风貌,是外界认识大学的符号,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它涵盖教育思想理念和办学方向,是形成特色的前提。


厦大是我国很有特色的大学,很多特色学科在全国领先,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本院的广告系就是大陆最早创办的,有“广告黄埔”“广告教育摇篮”的美誉。那么建院后,在保持原有的广告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是否还应该有新的特色呢?这是自我受聘后就思考的问题。厦大聘我来担任院长,无疑是与我学新闻、干新闻和管新闻的背景以及在涉台部门工作的经验有关,因此,涉台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广告之外的另一大特色。


厦大学科建设的特色,与厦大创建特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厦大作为闽南文化的传承重镇,得天独厚的侨、台、特、海优势是其它大学不具备的。厦大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国家重点大学,与台湾有着血缘、文缘、商缘等千丝万缕的骨肉联系,华侨领袖陈嘉庚校主与东南亚侨界的密切关系更是先天性的。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处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洋溢着浓厚的特色氛围,打造面向台港澳和东南亚的特色是从实际出发、理所当然的。应该根据涉台特色,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


2006年11月20日,厦大在给向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出的关于敦聘我出任我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函中,就明确指出“为落实中央关于台湾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我校新闻传播学院把台湾媒体研究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并培养相关的专门人才。台湾媒体对台湾目前的政治生态、台湾民众政治倾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将充分发掘我校台湾研究院传统学科优势,利用‘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的地缘优势,培养两岸新闻传播人才。我们将利用与台湾媒体、台湾新闻院系的良好人脉关系,扩大招收台湾新闻传播学生,并积极吸引台湾媒体的现有从业人员前来学习或培训。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工作能加深两岸新闻传播界的相互了解和认识,从而为祖国的完全统一作出一份贡献。张铭清教授有良好的新闻背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特别是对台宣传工作。张铭清教授若能应允担任我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将有力地促进我校新闻传播学院上述目标的实现。为此,专函商请贵办支持。”


国台办明确要求:充分发挥优势,做好两岸交流的大文章,支持学院开展两岸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和促进两岸新闻交流,把学院办成两岸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和促进两岸新闻交流的平台。


按照2004年中央宣传部、中央台办36号文件《关于培养对台宣传人才》的精神,我提出“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思路和“关于建设对台宣传人才和两岸新闻界交流基地”的设想,得到学校的肯定。按照呈报公文的规范要求,进行了反复认真修改定稿后,向学校报告,再由学校向教育部、国台办报。此前,我已就此事分别向分管的国台办领导及相关的新闻局、交流局长,以及教育部相关领导和台办说明情况,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学院成立后,科研和学术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承担了两国家部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一个福建委托的重点课题。我提出的“一国两制新闻学”的课题,得到学院的认可,经过国内重要专家学者论证后,改为“一国两制新闻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008年6月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知,以批准号08@ZH019重点项目立项。这也是近几年,厦大人文社科类获得的第一个重大项目。经过课题组的同心协力,项目于2011年7月顺利结项,国家社科基金颁发了结项证书。


学院坚持“以特色学科实现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思路,突出对台的特色。2017年12月,与复旦大学、海峡导报社合作成立了“海峡两岸新闻传播交流中心”,搭建了两岸四地新闻传播研究与交流平台。就构筑这个平台,举办学术研讨会和新媒体艺术及视角文化发展论坛,与台湾新闻教育界合作方面,与世新大学、政治大学、铭传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


为了实现“立足中华,面向海洋”的建院初衷,我们外聘美国、新加坡和澳门学者专家来院教学与交流,取得了初步成效。2008年,全国高校学科评比中,我院新闻传播学科整体水平名列全国第10位。


从2007年1月1日应聘到2010年12月31日,我的任期已满合同期限的四年。根据合同在期满后,如双方同意可续签合同的规定,从2011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又续签了第二个四年任期。两个任期期满后,学院提出再续签合同。学校根据国家规定的上限的年龄,只能续签了1年。2015年12月31日,我完成了9年的任期,离开了院长的岗位。学校和学院领导还希望我对学院的建设给予指导帮助,我在不能越权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参加了本校台湾研究院牵头的国家涉台协同创新、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等几个课题的研究,继续完成带好尚未毕业的几个博士生的工作。


回顾这9年的工作,由于自己能力、水平有限,所取得的成绩也不满意,还留下了很多遗憾。但是,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按聘任合同要求竭尽全力了。仅就出勤来说,我一年至少11个月在学院办公室,连周六、日和节假日都不例外,远远超过了聘任合同“一年在厦大9个月以上”的要求,这是学校和学院师生有目共睹的。国台办、海协会和中组部的复函都要求我受聘厦大期间,不要耽误海协的工作,我也完全做到了。


记得人民日报首任总编辑邓拓在离开人民日报时留赠报社诸同志的一首诗:“笔走龙蛇二十年,分明非梦亦非烟。文章满纸书生累,风雨同舟战友贤。屈指当知功与过,关心最是后争先。平生赢得豪情在,满目高潮浪接天。”联系到自己的情况,对这首诗有了更切身的深刻领会,我真诚地期望我曾经付出心血的学院在新形势下,大展宏图!


【作者简介】


张铭清,1978年——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攻读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1981年—1993年,任人民日报记者、编辑,人民日报福建记者站首席记者、站长、高级记者,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1993年,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长、新闻发言人、主任助理,中共中央对台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顾问。组织撰写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两个白皮书:《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1993年)》《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问题(2000年)》,《中国台湾问题》[干部读本(1995年)]《台湾历史纲要(1996年)》等重要文献。出版通讯、报告文学集《海峡潮》、言论集《海峡谈屑》。2007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兼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大学兼职教授、北京联合大学顾问、兼职教授,中国新闻社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社会平台主任,首席专家。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文字 | 张铭清

编辑 | 胡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