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师恩

【我的厦大故事】谢勤亮:用爱耕耘,笑对人生 ——我的厦大老师朱月昌

一个学生大学时代的导师

不仅是其学术上的教导者

更是其心灵上、生活上的指引者


我院朱月昌教授

正是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学术导师和人生向导

他用学术造诣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

用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


用仁爱之心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



今天“我的厦大故事”要分享的文章

是由朱门弟子谢勤亮2020年5月写下的

他与朱月昌教授之间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朱教授的人格魅力吧


用爱耕耘  笑对人生——我的厦大老师朱月昌

文:谢勤亮


静谧的深夜,从繁杂的事务中抽身出来,重温厦大校园生活,回味恩师的培养与教诲,其实是一件特别幸福而又近乎奢侈的事情。


转眼进入中年,离开母校乃至所学的专业,已经十多年了。然而,7年的厦大生活,无论是紧张的学习还是年轻的放纵,无论是欢聚还是别离,无论是那座山还是那片海,依旧恍然昨日、历历在目。新闻传播系的每一位老师,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特别是朱月昌老师,不仅是我厦大7年学习生涯的老师,也是我3年硕士研究生的导师,更是我此后的人生向导。


朱月昌教授


01 朱氏教法

新闻传播系的学生都知道,朱老师的课总是座无虚席。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恢谐幽默、妙语连珠,经常让课堂笑声一片,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大家由衷赞叹,听朱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有业界人士评论,“让学生在笑声中感悟广告学的魅力,正是朱教授上课的宗旨。”其实,不仅广告学,在传播学、新闻学的教学科研上,朱老师也是如此。记得当年经常有不少外系的同学慕名前来旁听。事实上,我的爱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的朱老师课堂上认识的。


上一次听朱老师的课已然20年前,但上课的情景依然栩栩如生、历久弥新。印象最深刻的,是课堂上大量国内外最新的新闻传播和广告案例,将枯燥的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理论化解于无形。比如,朱老师经常强调,声音传播最突出的好处是能给人最广阔、自由的联想。想像中的美丽比现实中的美丽更美丽。“描述天下美女,最好的媒体是广播。”朱老师还经常引用美国著名销售专家爱尔玛·赫伊拉的话:“不要卖牛排,要卖吱吱声”,认为对广播工作者来说,这实在是一句至理名言。


给我感触良多的,不仅是轻松活泼、诙谐风趣的教学风格,还有其严谨扎实的学术态度。我们都知道朱老师是北京广播学院的首届两名硕士研究生之一,但在此次写这篇文章检索资料才发现,朱老师当年曾接受最严格的学术训练。读研期间,他在导师的指导下,用近一年时间在海量资料中,用最原始的方法,编成了教学参考资料《马恩列斯论报刊、列宁论广播》。也就是在那段时间,他敏锐发现了广告传播恢复这一新事物,迅速予以关注,着手收集资料,这为他成为新时期广告教育的先行者打下了坚实基础。这种严谨扎实的风格贯穿朱老师整个执教生涯,无论是在本科阶段上课,还是在硕士阶段指导论文,我们都时时感到他那种历史的纵深、理论的深邃、对历史资料的顺手拈来以及对实践超乎寻常的敏感。这种治学态度,也给了我们以深远的熏陶和影响。


朱老师的治学态度,还体现在他对新闻学、广告学学科建设的执着坚守上。上世纪80年代初,朱老师参与筹办了厦大新闻传播系,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大学本科广告学专业,并在1987年8月由国家工商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广告专业教材《广播广告简论》,是我国首批广告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成为我国广告教育的开创者之一。20多年的厦大执教生涯之后,刚刚退休朱老师又赴上海杉达学院主持新闻系工作。在谈到此举的初衷时,朱老师曾动情地说,“我已经60多岁了,无所求了,我到这里来,就是尽我所能,把年轻的老师带好,把这个专业建设好,把我的学生教好。”


也有人评价,朱老师是位社会活动家。其实,社会活动家的背后,是一名高校学者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辅相成的鲜明执教风格和资料收集运用的“用心良苦”。印象中,朱老师拥有大量的行业学会协会头衔,比如,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节评委、全国优秀广播广告奖评委、CCTV“AD”盛典公益广告大赛评委等。他长年活跃在业界最前沿,敏感把握新闻传媒和广告传播的最新脉动,第一时间掌握国内外的顶级创新案例,进而与高校教学科研形成良性互动,注入源源活水。有师兄回忆,朱老师每每参加业界评奖,最后总不忘请组委会提供获奖作品资料,不愧为教学科研的“有心人”。


2016年11月,刚满70周岁的朱月昌老师收到了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奖。

02 朱门弟子


朱老师用学术造诣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用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用仁爱之心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当朱老师的弟子,是一件十分幸福而又令人羡慕的事。


在硕士博士阶段,我主要研究纪录片这一小众领域,由喜欢到痴迷再到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离不开朱老师的激励与指引。记得硕士一年级时,系里还未明确硕导,我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当时被学校列为权威期刊)发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朱老师在课堂上公开表扬,对于一个稍显内向又在研究方向上略有彷徨的我来说,无疑是莫大鼓励和支持。


转眼进入硕士三年级,毕业后进入业界,还是到更高学府继续深造,我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记得当时,朱老师与我进行了一次长谈,既分析利弊得失,又激励我以开放心态寻找答案;既帮我联系在央视科教频道毕业调研,又为我攻读博士亲自写了推荐信。一年之后,朱老师到中国传媒大学看望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我,两代广院人在核桃林里的又一次长谈,激励我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历程。此后十几年,在福州,在厦门,在武夷山,朱老师总是借出差的机会来看望我,鼓励我克服逆境、执着前行。


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他的弟子、系里的学生甚至是作讲座时仅有一面之缘的同学,朱老师的关心帮助总是倾其所有、一以贯之,甚至是离校多年的学生也会得到他的大力帮助。特别是为了学生的就业,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多方联络,甚至专程登门拜访,亲自举荐人才。有人评价:“业界中朱月昌最了解哪些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校园里朱老师最明白自己的学生有什么样的才能,把自己的学生放到最适合他们的位置是朱月昌教授一直以来的心愿!”


在成都一高校当老师的同门师妹曾经说起,有一回朱老师到成都出差,师妹所在系里没有专门经费请专家开讲座,朱老师主动提出免费开个讲座,后来全系的学生都来听,妙语连珠的讲座在学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老师们也赞叹不已,一时传为美谈,也给我的师妹赚足了面子。


其实,关心帮助学生已经成为朱老师教学科研工作的一部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朱月昌教授(上排右二)与研究生合影

03 朱记家宴

在一些重要节日或者硕士毕业前,朱老师和师母都会亲自下厨,请学生到家里吃一回家宴,这是朱老师保留多年的传统节目,大家称之为“朱记家宴”。记得当时朱老师住在笃行楼,公寓不大,但古朴的中式书香之家,师生两代人齐聚一堂、其乐融融,有说不完的话,每每都要谈到深夜。大家不禁感叹,朱老师和师母相敬如宾、温和有爱,堪称楷模,而我记住更多的是入口即化的红烧肉和丝丝入味的卤蛋,以及满屋子的烟火气。时至今日,许多同学还念念不忘“朱记家宴”,感叹那是厦大期间最美好的宴会。


在同学们印象中,朱老师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乐呵呵的,他总以宽容豁达的品性、和善丰盈的内心以及热爱生活、笑对人生的态度,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人。如今,朱老师虽然头发略有花白,但依旧幽默风趣、精神矍铄,经常和老伴儿孙去旅行,时常分享含饴弄孙的美好景象给我们,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珍贵。


谨以上述两三事,记录我的厦大老师朱月昌。衷心祝愿朱老师以及师母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笑口常开。


2020.5.17于福州


(同门师妹徐春娟、胡丹对此文亦有贡献)


朱月昌(左)与谢勤亮(右)合影

作者简介


谢勤亮,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文 | 谢勤亮

图 | 朱月昌

编辑 | 胡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