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师恩

【我的厦大故事】曹芳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理想

“梦想因为奋斗而伟大,青春因为奋斗而精彩”

这句话是《兄弟我的奋斗》一书的封面语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一生的奋斗历程

它是一本青春励志书

也是一本草根奋斗史


该书的作者曹芳华

是厦门大学2006级广告学硕士生

同时也是艾迪因赛创意营销传播公司创始人


尽管他来自福建的一个小山村

但他怀揣着炽热梦想和一腔热血

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大学并创立公司

曹芳华院友的奋斗史

值得每一个新传学子学习


2014年 曹芳华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

离开了他热爱的家庭和事业

但是他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和对厦大新传学子的期许永远留了下来


2021年3月7日

和曹芳华联合创立艾迪因赛公司的程振华院友

承继曹芳华院友的遗愿

捐赠100万元作为留本基金

设立新闻传播学院“曹芳华创意基金”

用以支持学院创意基地建设

该基金将激励一代代新传学子为自己的梦想拼搏


其实设立创意基金的想法

一直以来都存在于曹芳华的脑海中

本期推文

我们将节选《兄弟我的奋斗》中的一个片段

在这个片段中

曹芳华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

认为我们应当“留一点时间给生活”

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创意基金会”的想法


留一点时间给生活

——节选自《兄弟我的奋斗》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遗憾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大学毕业读研究生之前,或者研究生毕业工作之前没有去“间隔年”旅行,这可能会是很多中国大学毕业生的遗憾。很多人到了大学毕业才发现自己不适合所学的专业,也有很多人工作了很多年之后才发现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工作充其量只是谋生手段而已。如果进行一次“间隔年”旅行,或许可以发现未知的自己,发现自己的爱好,通过看尽人间百态和世间冷暖,才能发现内心的梦想是那么的温暖纯真。


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和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已经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所以,中国的很多大学生还没毕业就开始实习、找工作,生活的压力根本没有留时间给他们去“间隔年”旅行。曾和几个有过“间隔年”旅行的朋友交流,他们的经历让我明白,这一次旅行不在于钱多钱少,关键是通过这次旅行,发现自己,发现生命的意义。


一个“间隔年”旅行回来的朋友对我说,他的“间隔年”旅行是到一个偏远的山区支教。每当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觉得,和他们比较起来我们所遇到的一些生活的烦恼或者不公平根本不算什么。


确实是这样,当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中,当我们每天在微博上看到无数的负能量信息时,当我们对现实疯狂吐槽时,如果此时可以平衡心态,或许我们生活的幸福感就会大大提升。而如果没有比较、没有体验、没有感触,我们是很难拥有平衡心态的。


奋斗了这么几年,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有一天可以开着我的那辆二手奥拓去进行一个月的自由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哪,只为了体验生活和感触这个世界,但现实却让我一直停不下来。所以当好朋友老易辞掉工作,打算从成都骑行去拉萨的时候,我第一个跳出来支持,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这样做。


此时,停下来去自由旅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仍是梦想,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呼喊,那就是“留一点时间给生活”,让双眼去感受这个世界,让双手去感触这个世界,用双脚去丈量这个世界。所以我一直努力探寻除了对创意的挚爱以外,还有什么可以带给我快乐,直到我老死的时候回忆一生,不至于我的人生舞台只是在办公室。


于是我决定落实多年前想开咖啡酒吧的理想,尽管这个理想的实现未必可以带来实际的物质回报,但是有一个自己的咖啡酒吧就是我的理想之一,当我累了,有一个可以让自己撒野的地方。


我开始关注贫困山区的孩子,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我不曾期望有什么回报,只是希望我的帮助可以给他们力量,助他们去实现理想,在未来有能力帮助更多人实现理想。


我开始关注草根创意者,他们和我当年一样,除了创意和激情一无所有。在这个只有锦上添花没有人雪中送炭的社会,或许我所给予的一点点帮助,能使他们的创意得以示人,使他们的生活有所不同。


我关注的事情越来越多,我的力量虽然单薄,但是仍然坚信有人在与我同路。未来我希望有一个自己创建的创意基金会,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梦想,一起分享他们的创意和快乐。


曹芳华院友想要设立基金会的愿望

终于在今年得到了实现

从他的文字中

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于身边人的关怀

以及对于新传学子的期望和愿景


时值清明节

让我们一起缅怀曹芳华院友

同时也会将他的大爱精神传递下去

鼓励更多的学子勇于坚守自己的梦想


文 | 曹芳华

图 | 厦大新传说

编辑 | 胡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