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师恩

我的厦大故事 | 筚路蓝缕之国际新闻教育 路漫漫教学特色上下求索——庄鸿明口述史

1983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成立

2007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

厦大新传的成长之路可谓一步一个脚印

一直走到了现在


从国际新闻专业的创立

到新闻传播学院的成立

再到如今新传教育的改革之路

我院新闻学教授庄鸿明对此深有感触

今天的厦大故事

让我们跟随庄鸿明教授的口述

一起来回顾新闻传播学院的成长经历吧


人物简介

庄鸿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教授,原系主任。1986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外文系,1989年获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1994-1995年为香港浸会大学传理系访问学者,1997-1998年为美国PLU大学传播学系访问学者。主讲课程包括《新闻综合英语》《网络传播》《报纸网站规划设计》《电脑排版》等。


筚路蓝缕之国际新闻教育

路漫漫教学特色上下求索

——庄鸿明口述史



我是1989年从厦大外文系毕业后,应聘到本校新闻传播系任教的。当时的新闻系在校内外可以用高大上来形容。一,高起点,成立新闻系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是研究生,与社科院新闻所联合培养。二,大视野,国际新闻专业是为国家改革开放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三,上档次,国际新闻本科五年制,高年级专业课由外教上课,毕业论文写作、答辩全英文。


新闻系成立时只有两个专业,一个是国际新闻,一个是广告学。据陈扬明老师说,当时教育部只批准我们创办这两个专业,其他高校如人大、复旦、中传和上外、广外、川外等高校是在我们之后才获批国际新闻专业的。他说当时的批文还保留着,找时间拿给我。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的广告学专业被称为广告界的“黄埔军校”,那么国际新闻专业也应算是对外新闻传播界的“黄埔一期”。可惜我当时也没向陈老师催要,现在他还处在昏迷中,无法拿到批文来加以佐证。我希望陈老师能早日康复。


国际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外宣媒体培养人才,对于英语能力要求较高。那时候,招生阶段就有意从英语类考生中挑选,班级规模也就15人左右,学制五年。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更多地放在英语能力的训练和中文新闻专业课;大二下学期的暑假,有一个到中文媒体实习的暑期实习。三四年级的专业课主要由外教担任。五年级第一学期为到对外媒体实习期,主要媒体有新华社对外部和国际部、中国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五年级第二学期是毕业论文写作,论文写作和答辩要求全英文。不难看出,我们的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培养属于“精英”教育。


建系之初,师资力量不够,除了聘请外教,新闻系自己也着力培养师资。我们采用的办法是从外文系招聘毕业生到新闻系担任基础英语的教师,再派送到境外国外的高等院校进修,把最新的传播学和新闻学的课程材料带回来,充实我们的课程内容。我也分别在1994年和1997先后到香港浸会大学和美国PLU大学传播学系进修,回来后开设过《电脑编辑》《网络传播》和《媒体网站规划设计》等课程。通过这种带有任务的出国进修方式,我们的课程体系很快就建立起来了。这个办法如今也还是值得推崇。


经过“精英式”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就业率一直是百分之百。新华社国际部和对外部、中国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其他的国家级媒体,如人民日报、中新社、光明日报、央视等都对我们的学生喜爱有加,也成了我们学生就业最多的单位。除了媒体,凭借有较好的英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我们的毕业生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有外交部、对外企事业单位、外贸公司和外资公司、国际银行等,还有毕业生选择了出国留学。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习的时间安排比较多,学分占到6分。除了大二下学期暑假到中文媒体实习安排外,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原来为大五上学期)还需要到外宣媒体实习一学期。当时的新华社对外部和国际部,还有中国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们实习的首选。由于当时班级小,实习一般都是老师带队集中前往北京实习。带队老师除了与实习单位协调实习安排、管理日常事务外,还可直接参与业务实践中。


我对1993年带队到新华社实习的经历印象非常深刻。我和同学们一样上下班,一样做编译,晚班下班后还和他们在食堂吃夜宵、喝小酒,休息日还能和同学们打打桥牌。实习带队既帮助教师了解了编译的工作流程,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


这次带队实习让我对新华社的编译工作有了切身体会:所谓新闻编译,并不是英语好就行,而是要和新闻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新华社的对外部的主要任务是中编英,即把国内新闻编译成英文对外发布;国际部的任务主要是英编中,即把国外新闻编译成中文对内发布。我在对外部实习时每天的工作是,从来自各个分社的中文稿中挑选出外国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然后进行编译。编译的过程不是直译,而是要读几遍稿件,从中找出新闻事实,然后根据新闻事实编写好一个英文标题,接着把新闻事实按照倒金字塔的方式罗列出来。这样的处理符合外国人的阅读习惯,而原稿中的许多文字是无法直接使用的。编译成初稿后需要交给指导老师审阅,通过后再交给外国专家审阅,然后才送到总编室作最后审定。全部通过后,稿件才被发布出去。


我们的学生因为具备英语能力和新闻知识,经过一两周的实习就很快适应了工作。记得当时新华社安排实习的人事干部跟我说过,和其他院校到他们那实习的学生相比,她更喜欢我们的学生,因为我们的学生上手快。当时新华社招聘是通过实习来考察学生的,如果学生愿意毕业后到新华社工作、实习成绩又好,新华社即可和学生签约,不像现在新华社招聘要面向社会通过考试录用。我们前几届的许多毕业生就是这样到新华社对外部和国际部工作的。我当时因为也参与了实习,部门的组长还问我要不要到新华社工作。 


通过带队实习,教师对于国际新闻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也就有更明确的目标。我也常常回想起和同学们相处的愉快经历。但这样的带队实习方式,随着班级学生增加和实习单位的分散而无法再进行。但我觉得,教师到媒体实习是一个促进教学的好办法。我们学生的素质都十分出色,实习质量一向都很好,从实习单位反馈回来的意见都是夸奖有加。我每次读这些评语都很激动。在一份新华社的实习评语中,我们一位学生得到高度评价,她被称为实习生的楷模。


实习质量的保障主要得益于我们对实习的重视。每次实习前,我们都要进行动员,指导学生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增强信心。实习结束后,还要进行总结,互相交流实习体会,选出实习生代表在全系做经验介绍。由于有这样的传统,我们实习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但我们的国际新闻专业也曾遇到过发展的问题。记得1998年教育部进行学科目录调整,把带有“国际”头的专业去掉了“国际”两字,比如“国际金融”改为金融专业,“国际贸易”改为“贸易”。那么“国际新闻”就改成“新闻”——没有了“国际”两字,意味着英语分量在这个专业中不再那么重。在缩减了英语课程比重后,五年制的国际新闻专业被调整成四年制,学生的英语水平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一些悲观的看法认为,我们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如外文系学生,而新闻技能不如其他院校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另外,随着班级规模扩大,一个班的学生数量增加到五十人左右,其中有的学生英语水平较弱,难以适应英文教学,因而(对国际新闻的学习)产生一些负面看法。


一时之间,国际新闻的办学方向变得有些迷茫,学院曾一度想把这个专业改成普通新闻学。为此,我们新闻系召开教师座谈会,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最后认为,目前我们国家有新闻学专业的院校有七八百所,若要想与他们竞争,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特色办学。正如许清茂老师所说我们的新闻教育应该要有自己的特点,我们的国际新闻专业这个特色不能丢。座谈会决定,要继续原来的培养目标,同时开始着手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首先,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我们利用学校提供的小学期教学经费聘请国外高校的新闻学、传播学老师来讲课。其次,利用学校卓越人才计划项目申请到了“国际新闻实验班”的立项,从转专业的学生中招收英语基础好、对国际新闻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实验班。其三,把新闻分成普通新闻和国际新闻方向,有意学国际新闻的学生可以加入到实验班,其他的学生自成一班为普通新闻班;课程设置也进行分类,以区别国际新闻班和普通新闻班的侧重点。其四,加强与国外高校合作,如跟美国的Albany大学合作,短学期由他们的老师带学生到我们学院和我们的学生一起上课。其五,拓展国际新闻实验班的实习基地,除了维持与新华社对外部和国际部、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合作关系外,还利用校友资源开展了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海东方卫视、中央电视台、澎湃新闻、财新网等媒体的合作。每年实习期之前都要与这些单位进行沟通,一家一家地打电话商讨实习安排。由于我们新闻系口碑不错,加上校友资源,我们与这些媒体维持了良好的关系,确保了我们的学生能够到高端媒体实习。


为了让实习更上一个台阶,我们还拓展了海外媒体实习基地。2016年,选送到CCTV澳洲站实习的学生的优秀实习成果和心得受到了学院的重视。于是,我和苏俊斌老师在2017年一起被安排到澳大利亚寻找更多的实习资源。我们先后拜访了澳大利亚人报、天空电视台、人民网澳洲站和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等媒体和高校,他们都表示愿意接收我们的学生。最后,我们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签订互换学生计划,选送我们国际新闻实验班的学生到澳大利亚进行短期学习。我们还和人民网澳洲站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让学生在西悉尼大学短期上课后由人民网澳洲分社负责安排到当地媒体实习。这项计划实施一年后因疫情暂停。但我还是相信,今后我们学生的实习质量会更上一个台阶。


经过几年努力,我们的新闻系也有了新的发展。我们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创办了分系,这也得益于我们国际新闻专业打下的基础。由于我们前期的积累,我们的申请获得了马来西亚政府的批准,成为第一批在马来西亚分校开办的专业。目前,该分校的新闻学专业已经发展为独立的新闻系,并增加了广告学专业。


回顾新闻系发展史,我们除了要记住历届校领导和系领导及前辈的努力和支持外,另外有两个人的名字也值得我们铭记,一个是余也鲁先生,另一位是英健博士。


余也鲁先生是我们系创办元老之一。正是他从美国一家基金会获得资金支持,才有了我们前期师资培养的经费,以及资料室图书与演播室设备的购置。我们的资料室和演播室曾经是国内同行来访的“打卡地”。此外,他一直关心我们系的发展,为到香港高校进修的老师亲自授课,并为挑选外教把关。英健博士就是在他的推荐下到我们这里任教的。1994年,我和许清茂老师到香港浸会大学进修时,他还在他办公室每周给我们授课。遗憾的是,余先生已在几年前去世。


英健博士是美国传播学博士,1987年毕业后由余也鲁先生推荐来厦任教。她来我们系之前是到广州一个学校短期教书,属于支教性质。她本来只是想到中国看看,过个一两年就回去。后来余先生介绍她来厦大,没想到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厦大,直到2003年因病回美国治疗。英健在我们这里工作了18年,她喜欢厦门,喜欢厦大,喜欢中国。她曾经给我说过,她是中国发展的见证者。英健在中国结交了许多朋友,一直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在她生病期间,由于经济上无法支撑,向我们求助,得到了几十万的捐款,可惜最终还是没能挽回生命,不幸离世。


直到2017年退休,我在新闻系工作将近30年,见证了新闻系从小巧到壮大的发展过程。如今回顾过往,作为这一过程曾经的参与者,禁不住有点沾沾自喜,我为能够和同事们愉快共事30年而感到幸运,更为曾经与30届的毕业生合过影感到自豪。



采访 | 黄吴葳、冯韦隽

撰文 | 黄吴葳、冯韦隽

编辑 | 陈静文